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鹌鸪天兰溪舟中韩流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鹌鸪天兰溪舟中
韩流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湿西风水面烟”,开篇便引人人胜境。细雨湿秋风,溪面一片烟,好一幅泼墨空江烟雨图。
B.“一巾华发上溪船”,写出自己登舟的情景,“一巾华发”,可知词人此时正值青春年少,英气勃发。
C.“橹破滩痕散复圆”,船过处,滩痕一一复圆,细致的观察体现了词人与大自然的契合,静中有动,别具情趣。
D.“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不禁令人联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玩味起来,又觉韩词婉而李诗豪。
(2)这首山水词,手法巧妙,无论在景物描写、细节刻画还是虚实结合等方面,都给人以趣味盎然之感,请从中任取一个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景物烘托的角度。如“雨湿西风水面烟““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避人鸥鹭更翩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优美的景色有力地烘衬了词人畅达轻快的心情。“雨湿西风水面烟”如一幅泼墨空江烟雨图,令人如人胜境,景奇趣生。“帆迎山色来还去”对仗“橹破滩痕散复圆”,写出了景物有趣的动态美,非细心观察,难以察觉,读来让人倍觉新奇有趣。“避人鸥鹭更翩翩”一句,“避人”写出了鸥鹭的独有的驯怯的神态,“更翩翩”则写出了鸥鹭的自由自在,都十分细致传神,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细节刻画角度。“橹破滩痕散复圆”写船夫过滩施橹,击散了圆圆的滩痕,船过处,滩痕又一一复为圆形,细致人微,写出了船橹击水,引起水面涟漪的忽聚忽散的动态之美,反衬出词人观察之细,之静,以动衬静,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虚实结合角度。“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两句前一句写虚,后一句写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五更犹作钱塘梦”写诗人尚在梦中见到钱塘,而睡醒之后钱塘竟已出现在眼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并借此抒发了作者轻快畅达的心情。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鹌鸪天兰溪舟中韩流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j完成1~2题。 秋夜闻笛
[元]萨都刺
何人吹笛秋风外,
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
徘徊终夜倚阑干。
[注]萨都刺:元代著名诗人,其故乡为雁门关下的荒漠地区。
1.联系全诗,赏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笛声”是古诗中富有韵味的一个常见的意象。唐代诗人成彦雄《村行》一诗“暖暖村烟暮,牧童出 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与《秋夜闻笛》中的“吹笛”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
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
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1.诗歌第二句中的“倚”字用的极妙,试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尽情理,仔细咀嚼,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
末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诗人历尽政治的险恶,终于由偏远的瞿唐滟预关归来。
B.“满川风雨独凭栏”这句诗于“岳阳楼上对君山”的意思大体是相同的,都是说诗人登上了岳阳楼极目远眺烟波中的君山。
C.“可惜不当湖水面”是说倘若能够乘舟前去观看充满神奇色彩的君山,那更是妙不可言。
D.“银山堆里看青山”,诗人厌恶世俗的金山、银山,认为真正美好的是大自然,是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未到江南先一笑”,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生还的喜悦,所以虽然还未到故里,早已喜笑开怀。
B.“缩结湘娥十二鬟”的诗句,引用典故,借娥皇、女英的传说,赋予君山美妙神奇的色彩。
C.第一首诗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逐层写出了诗人生还之乐;第二首诗充满想象,既是写神奇的传说,又设想自身新临君山的景色。
D.这两首诗都写得明白清浅,通俗易懂。第一首直写行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二首思绪浪漫,欣喜之意流于笔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无言”而又“独上”,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
B.“月如钩”在此处象征着人事的缺憾,被锁者,也不仅为“清秋”,亦为人也,凄婉哀伤之至。
C.上片所写,是后主李煜眼中之景,尚未着意抒情,是为下文作铺垫。
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是将“离愁”喻为“丝楼”,生动地描绘出“愁”的深重、纷繁、无头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令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公元767年,杜甫住在四川夔府的一所草堂中,后把草堂让姓吴的亲戚居住,这是第二次写给吴郎的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扑枣”即打枣,一二句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对西邻打枣的态度和原因。
B.三四两句是分析西邻打别家枣的原因,实在是出于贫穷无奈,因此作为枣树的主人应对她表示亲善。
C.五六句是劝诫枣树的新主人吴郎不要一搬进草堂就插上篱笆,使西邻多心,即使是防范远方的来客也不合时宜。
D.“征求”是指官吏们的剥削;“戎马”是指战乱。作者进一步分析西邻扑枣的原因,指出根源是官吏们的盘剥和持续十年的战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