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临江仙探梅辛弃疾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剩何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临江仙
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何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 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试对此进行分析。             (3分)
(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怎样理解这一"醉"字?
答案
(1)①花态度:指一般花的鲜艳娇嫩。②雪精神:指梅傲雪耐寒的神韵。
(2)醉非酒醉,而是心醉于梅,不知不觉中天已向晚,足见探梅之时之久,爱梅之意之深。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临江仙探梅辛弃疾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剩何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这首诗描写的是           时候(季节)的景色,诗人抒发的是          之情。(请各用双音节词填入)(2分)
(2)宋代词人贺铸的《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本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写法非常接近,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下片均以问句结尾,从修辞上看,上篇末句是设问,引起下片,下片句是反问,以问作答,写出了革命青年的精神,表明了他们才是主宰中国命运的人。
B.“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清丽脱俗,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惆怅。
C.《再别康桥》这首诗就像一首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多用六字句(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运,整首诗歌一韵到底,追求音节的节奏美和旋律感。
D.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里,使人以幼年时期的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愤恨和诅咒。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首句以神态描写表现日本女郎的情态美:“低头的温柔”刻画的是一副温柔的低头鞠躬之态,同时又表现了日本女郎的贤淑、温存和庄重。
B.第二句运用比拟手法,以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的婀娜娇羞来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构思精巧,描绘生动形象。
C.“蜜甜的忧愁”可看作是全诗的诗眼,“蜜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相识的快乐,“忧愁”则表现了离别的伤感,“蜜甜的忧愁”融合两种不同的心情,使用矛盾方法,更丰富了情感的内容。
D.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五行,却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日本女郎缠绵的情意,文约而义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精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A.“火山”具有表面“平静”而内蕴巨大能世,一旦条件成熟便会轰然喷发的特点,在诗中比喻人民的伟大力量。
B.诗中的“你”是代表那些游离于人民之外,甚至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人。
C.“着魔”的意思是“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诗中说“突然着了魔”是指突然有一天变得失去理智。
D.这首诗格式整齐中有变化,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和对称美的特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皇祐二年(1050年)夏天,王安石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去官返回故乡江西临川,路过杭州,游览灵隐寺东南的飞来峰时写下这一首诗,时年三十岁。
(1) 这首诗虽然是写登高游览,但在它里面却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和报复。首句先交代了             ,第二句中的“闻说”一词和三、四两句诗说明这首诗并非着意写景,而是           
(2)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和报复?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文字,100字左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