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柿叶翻红霜景赦,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错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赦,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错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壹,富丽堂皇。③户钧:开门的工具。
(1)诗歌第二句中的“倚”字用的极妙,试简要赏析。(5分)
(2)诗人访发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尽情理,仔细咀嚼,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倚”依偎之意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2分)运用拟人手法·传神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2分)流露出诗人对秋蜀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1分)
(2)①诗人对翠竹特别喜爱,对院中景物十分熟悉。②诗人与广宣相知之深连户钩放在哪都很清楚,更可以不避嫌疑地擅自开门入室。(每点3分。从其它角度阐释如果合情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柿叶翻红霜景赦,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错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5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分)
(2)、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曹邺
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 海 旅 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因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荔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这首诗以什么为结构线索?是怎样表达作者感情的?(4分)
(2)最后一联哪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 勤 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晓抵九江作[注]  陈三立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颠。
[注]这首诗作于1901年,当时清朝政府已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请说明理由。(4分)
(2)试从“虚”与“实”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