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小题1:请...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小题1:请分析颔联中作者的心理。(2分)
                                                                      
小题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对与故人不期而遇的惊喜和难以置信。
小题2: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情景、感情各2分)
小题3:“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1分),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1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1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长安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体现了诗人的心理历程,表现出诗人与故人不期而遇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的心理。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语)解读形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涉及诗的意境与作者情感的把握内容。意境题先要描绘画面的内容: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然后概括画面特点及表达效果:沉寂和凄凉;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
点评: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本题为分析诗歌意境题型。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营造的某种气氛或氛围。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然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小题3:试题分析: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畏”字的理解,要体味出诗人的这种感情。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就表现在“畏”的细节上,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就很好地传承出这种情感。害怕,是其表层义,隐含的情感是其深层义。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做这类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先抓住诗歌的标题,从而了解诗歌的题材,即诗歌的主题类别。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小题1:请】;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小题1: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小题1:“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6分)
                                                                           
                                                                          
小题2: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小题1: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军首领。“群凶”指董卓等军阀。
B.“初期……”两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灭掉董卓。
C.“军合……”两句是说诸军在讨伐中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
D.“白骨……”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千里无鸡鸣”表明连鸡都害怕战争。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
C.本诗以叙事为主,叙事、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
D.本诗前半部分写原因,后半部分写结果,思路贯通,层次清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小题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                            。(4分)
小题2:若将“误落尘网中”的“尘网”改为“罗网”,为什么不好?(3分)
答:                                                                           
                                                                               
小题3:在一次读诗会上,有位同学将诗中“桃李罗堂前”一句理解为“堂前桃李满桌”,你认为他的理解是否合适,请结合前后诗句说出两个理由。(4分)
答:                                                                           
                                                                               
小题4:从诗中看,作者归隐田园后,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诗是诗人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的。
小题1: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本诗三句不着“雪”字,却处处在写雪,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或从哪些角度)来写雪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