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7分)客发笤溪   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7分)
客发笤溪   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tiáo溪是流经作者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小题1:“客心如水水如愁”这一句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案

小题1: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1分);又将流水比作客愁,突出诗人羁旅之愁的绵长。(1分)
小题2:通过听、视两个角度表现心情: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恍悟确已到家(2分)。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喜悦之情。(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句“客心”,指离乡在外的心情,通常说来,免不了一个“愁”字。然而作者并不直接将“客心”等同于“愁”,而是在“客心”与“愁”之间,阑入“水”的意象,连用两“如”字绾结三者,使“客心”与“愁”产生距离,仿佛两事原本了不相干,只是因为都与水有相类之处,所以经由水偶然牵合在一起似的。起手故为曲折,用笔摇曳而蕴藉。
以水喻愁,古人诗中其例甚多,喻义不止一端:或以水喻愁绪的深,如唐彦谦《留别》:“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或以水喻愁绪的长,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或以水喻愁绪的百转千回,如温庭筠《锦城曲》:“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等等。叶燮的喻义又是什么?通过次句可以确认,他是用水流之急比拟愁绪之浩荡,并且这愁绪同水一样,均是指向他的家乡。
小题2:
试题分析:后两句顺着“容易”而来。何以见得舟行容易?河水流速迅疾,使归舟走得很快。从不知不觉间已近故乡见出。叶燮乃江苏吴江人,乍闻吴语,自然倍感亲切。第三句的“忽讶”,点出舟行速度快得出乎意料。末句由听觉拓展至视觉。此时故山尚未在望,然而作者藉由明月,先点出故乡近了。月光原是遐迩普照的,照着故山的月光也照着我的船头,这是正常现象,殊不足以证明我离故乡之近。然而这句诗明明传达出一个讯息:故乡已经不远。这不是一个理性的证明,而是一个艺术的证明。突然间,船窗外传来家乡话,一抬头,家乡的山月正好高悬船头,顿时,归家的惊喜之情油然而生。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7分)客发笤溪   叶 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7分)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北山:即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小题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3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小题1:从形式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2分)
小题2:“数峰清瘦出云来”中“清瘦”一词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题1: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5分)
小题2: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②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绍圣三年,词人被贬徙郴州。本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春三月,作者当时寓居郴州旅舍。②幸自:本自,本来是。
小题1: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诗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当时作者的弟弟白行简将于次年春天从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复他的一首诗。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鉴赏尾联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