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 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
小题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                                                                        
小题2: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
答:                                                                        
小题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
答:                                                                        
答案

小题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每点1分)
小题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
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
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小题3: 分析: 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楚城”,泛指湘鄂一带。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小题2:
试题分析: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读着这样的诗句,谁都会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
小题3:
试题分析: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体现了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 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草
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小题1:从诗歌体裁来看,此诗是   。(1分)
小题2: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3分)
小题3: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共7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 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小题2: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3:“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诗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法。上面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便具有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种手法在古代诗句中颇为常见,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任选一个含有言外之意的古诗文名句(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外),分析其本意及言外之意。(200字左右)(1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
小题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三个词语概括。(3分)
小题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 不见人烟空见花。
小题1:请对首句中的两个“自”字进行赏析。(6分)
小题2:“不见人烟空见花”用了对比反衬手法,请分析其在诗句中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11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小题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