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2分)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2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的综合鉴赏会涉及到诗歌的意象、意境、主旨、情感、手法风格等内容,一般题目答错误选项比较明显,答题时注意甄别。此题选项B“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分析有误,这是诗人想象的,在理解诗歌虚实上出现了偏差。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2分)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2分)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因而此句暗含离别之意。
C.李白的《将进酒》开篇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形写声,那箜篌声,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响遏行云,表现了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句则是以声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构思奇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小题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5分)
小题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词中的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这首诗是他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
小题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抒发了什么情感?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试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②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
②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
小题1: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国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6分)
小题2: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