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辘辘车声如水去”是怎样表达感情的?(5分)
答:                                                                                
                                                                                
小题2:本词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抒情方式上侧重点不同,请以“月照孤村三两家”和“万结愁肠无昼夜”为例作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以及难以归乡的苦痛之情。(2分)运用比喻的手法抒情,把不停前行的囚车声比作不断的流水声,用渐渐远去的车声表达了作者离故乡越来越远、再也无法返回的痛苦心情。(比喻,2分;分析1分。手法如果答“以实写虚”可得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前半部分侧重于借景抒情。(1分)“月照孤村三两家”是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景象,不仅揭示了金兵烧***掳掠造成的惨象,更衬托出作者被掳离乡、身陷异地那种无比悲苦的心境。(2分)后半部分侧重于直抒胸臆,(1分)“万结愁肠无昼夜” 直写作者到了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突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问,结合诗下注释,联系诗中“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便可得出答案;至于回答“辘辘车声如水去”是怎样表达感情的这个问题,需要分析“如水”,是比喻,然后加以分析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诗句内容加以分析,“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可以看出,诗人是借景抒情,而下一联中,“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可见是直抒胸臆,然后结合本诗主旨加以分析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                  ?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
(5)            ,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离***》)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 (曹操《短歌行》)
(7)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咏竹”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居易
小题1:为表现“竹”的形象特点,两首诗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竹”的形象特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小题1:“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3分)
小题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示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但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未晚的句子是:                                
(2)古诗写景各有特点,李白写蜀道山水,“连峰去天不盈尺,                ,以山川之险揭示蜀道之难,杜甫写景有“        ,乾坤日夜浮”的雄浑阔大。
(3)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等三部分组成。
(4)          在他的诗歌《雨巷》中化用前人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营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形象,并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小题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2分)
小题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曲,说两个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