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赠太傅董公行状韩 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 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归我贿不足/ 贿:财物
B.边吏请致也/诘:责问、追问
C.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勾结    
D.乘其畋也,之/逐:随、跟随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董公,以行感人( )
①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    
②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
③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④公不对,遂行
⑤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⑥与人交泊如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公以判官的身份陪同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面对回纥的责难,李涵无言以对,董公慷慨陈词,有力地回击了回纥,并赢得了回纥人的尊重。
B.李怀光造反的时候,董公担心他和朱泚联合起来,就亲自拜访他,为他分析形势,讲清各种利害关系,最终感化了李怀光,使他没有与朱泚联盟。
C.汴州多兵变,当邓惟恭叛乱之时,董公奉诏领兵征讨,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他人劝阻,深入险境,最终折服了邓惟恭及其将领,平息了战事。
D.董公为人有仁爱之心,深受百姓得爱戴。他在平时生活中端庄正派不随便,不苟言笑,不以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袒,与人交往恬淡无所求。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C
4.(1)我们收复疆土,你们确实出了力。
  (2)况且你已经身居太尉之职,他(朱泚)即使尊宠你,(给你的官位)又怎么能超过太尉呢?
  (3)刘元佐扩充兵力到十万,他死后,他的儿子士宁取代了他的职位,(士宁)无节制地打猎游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赠太傅董公行状韩 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主要考察你对理解、分析文言句段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耳畏***,因谢,不敢入/固:坚持
B.重耳之/安:安于享受
C.而来此/穷:贫穷
D.重耳不敢当/谢:辞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重耳
②饥而从野人乞食
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
⑤过曹,曹共公不礼
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出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4.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乎?且言何以易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擢左都御史,疏言:“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又言:“尚书公讷亲,综理吏、户两部,兼以出纳王言部中议覆事件,出一言而势在必行,殆非怀谦集益之道请加训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两疏入,上谕曰:“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大臣任大责重,固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但治事或有未协,朕时加教诲,诫令毋自满足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候朕裁定”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廷臣命勘海塘时运河盛涨,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俾水有所泄以江南坝决,命偕署尚书策楞往按合疏言河员亏帑误工,诏夺河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职,穷治侵帑诸吏上又命清察江南河工未结诸案,统勋疏言未结款一百一十一万有奇,请定限核报又以河道总督顾琮请于祥符、荥泽诸县建坝,并浚引河,命统勋往勘统勋议择地培堤坝,引河上无来源,中经沙地,易淤垫,当罢,上从之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帑(tǎng):古代指钱财或收藏钱财的府库②跸(bì):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加训示,知省改/俾:使,让
B.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忧虑
C.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谨慎
D.命偕尚书策楞往按 /按:按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寻命统勋疏宣示廷臣 ②不赂者赂者丧
B.①若有几微芥蒂胸臆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C.①非大臣之度矣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D.①其司事,或量行裁减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刘统勋刚直、勤政的一组是( )
①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②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
③请加训示,俾知省改
④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
⑤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
⑥合疏言河员亏帑误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统勋受命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掌握了丰富的水利知识,为他后来出色地完成修治运河的重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刘统勋敢于上书直谏,大胆提醒皇上对张廷玉和讷亲进行训示、教诲、抑制,皇上当即应允,并向朝臣宣示处理意见
C.在河道总督顾琮请求建坝一事上,刘统勋亲自前往考察,审度地势水势,建议搁置顾琮的请求,得到了皇上的批准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要放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 .所之既倦-- 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 .趣舍万殊-- (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