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8 模拟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隆然伏行——偻:曲背
B.旦硕茂,早以蕃——实:果实
C.根拳而土——易:更换
D.尔植,督尔获——勖: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B.爪其肤验其生枯——不赂者赂者丧
C.他植者不然——居曰:不吾知也
D.若是,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尔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颇富智慧和哲理方面的情趣。
B.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题名为“传”,而实际上是寓言。从文体和写法上看,新颖活泼,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重在说教。
答案
1.B
2.A
3.D
核心考点
试题【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遥襟畅——甫:美好
B、命途多——舛:乖违,不顺
C、识盈虚之有——数:定数
D、君子见——机:预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睇眄于中天——且益坚
B、气凌彭泽樽——岂效穷途
C、极娱游暇日——屈贾谊长沙
D、奉宣室何年——处涸辙犹欢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天柱高而北辰远
C、控蛮荆而引瓯越
D、蟹六跪而二螯
4、下列对文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庄子·让王》中有一则这样的寓言: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注: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1、请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人生的目标与追求”的方面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完上述寓言后的感悟,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选自《明史·张淳传》)
1.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御史以淳——属:通“嘱”,嘱托
B.淳期三月必得盗——刻:限定
C.及檄累下,淳笑曰——阳:通“佯”,佯装
D.淳验无实即之——坐:使……坐下
2.下列各组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呼“张一包”——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B. 闻淳言告十八——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久,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何陋
D.今闻吾去归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句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淳是一个很有为官才能的地方官,他被任命为永康知县后,迅速得到当地百姓的信服。
B.张淳的断案效率是极高的,凡是诉讼的,他都提前定下日期,并按日期快速审判,没有积压的案子,于是人们将他与包公相提并论。
C.大盗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十年都没将其俘获,张淳到任后,御史限期三个月将盗贼抓住,结果张淳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任务。
D.大旱之年,抢劫事件常常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张淳故意将死囚打死,并说成是抢劫的人,以此来震慑百姓,使人们不敢再行抢劫之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B.契丹与吾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束缚捆绑。
D.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尔其无忘父之志——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
B.及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为国以礼,言不让
C.泣下沾襟,其衰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
D.而身死国灭,天下笑——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