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北省高考真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
1.对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卜地官山之阴——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
C.无有所与——俾:使
D.毋朋党而互相低昂——植:培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C
4.(1)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2)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
  (3)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几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 兼爱中》,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之与家之相——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偷窃
C.何以之——易:改变
D.息然后带——胁:收敛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相爱生也
  洎牧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君幸于赵王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① ② ⑥
B.① ④ ⑤
C.② ③ ⑤
D.③ ④ 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卫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惇、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刚言:“礼有隆***,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使者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贼——喻:开导。
C.愿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顺昌民以刚为命——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B.刚喻从盗都使反业——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C.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是欲置我何地耶
D.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奏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诸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著作郎,不——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高祖——诣:拜访
C.能屈志戎旅——乃:于是
D.若如民,门户何寄——但:只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     )
A.昙首有识句智度——一毫不受于人
B.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妇女不得为饰玩
C.诛徐羡之等,平谢晦——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D.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式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 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史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于兹累世,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加以主昏于上,民惧于下,于乱亡之,正在今日。方欲释之而去,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大悦,赐缣一百匹。及平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赐牛马杂畜以万计。迁内史中大夫。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邑二千户。转灵州刺史,加位大将军。
  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事谘询,不致违于法度。韶尝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而谏,王谢而罢之。高祖闻而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为元帅府司马,帅师趣河阳,与大军会。既至寿阳,与高颍支度军机,无所壅滞。及克金陵,韶即镇焉。晋王广班师,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几岁余。征还,高祖谓公卿曰:“晋王以幼稚出征,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于是进位柱国,赐奴婢三百口,绵绢五千段。
  开皇十一年,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不宜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宜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臣昔在昏朝,犹且用心。况逢明君圣朝,敢不力竭!但神衰精微,官事非驽马蹇驴所逮。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上劳而遣之。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谢而之——罢:停止
B.上并州——幸:宠幸
C.加劳勉——特:特此,特别
D.非驽马蹇驴所——逮:达到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韶“刚直”的一项是(     )
①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 ②王甚惮之,每事谘询 ③韶既还,自锁而谏
④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    ⑤柱石之望,唯在于公 ⑥驰驿入京,劳敝而卒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韶年幼时气度高雅,人们认为他与众不同。随武帝征伐齐国时,王韶直言劝谏,武帝非常高兴,大大地赏赐他。
B.王韶在攻克金陵后,被留在城中负责防卫,处理晋王的后事。几年后回到京城,高祖高度赞扬王韶,封他为柱国。
C.征伐陈国时,王韶任元帅府司马,与高熲一起指挥军队。高祖认为他辅助幼主有功,封柱国之位,赏给他财物一批。
D.皇上幸临并州时,王韶请求辞官。皇上同意他的请求,并给予慰劳。一年多后王韶入京时劳顿而死,皇上深感痛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王以幼稚出征,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敢自宽,以速身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巡抚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竞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或冬日苦寒,无酒食,邀同好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余族伯祖丽山先生与有姻连,时周之。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与余族祖绵庄为至契,绵庄好治经,先生晚年亦好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又七日而先生殁矣。先数日,裒囊中余钱,召友朋酣饮。醉,辄诵樊川“人生只合扬州死”之句,而竞如所言,异哉!
  先生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论曰:余平生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窒其躬,传其学,天之于敏轩,倘意别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测之也。(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抚闻其名,招之——试:考核
B.招之试,之——才:认为……是人才
C.窘极,则以书米——易:交换
D.窒其躬,其学——传:作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家益贫——则书易米
B.夜夜如是,谓“暖足”——人争传写
C.而涩思,当俟异日耳——莫贫敏轩
D.学尤精《文选》——窒其躬,传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文木先生“性复豪上”的一组是(     )
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 ②遇贫即施       ③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④窘极,则以书易米   ⑤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 ⑥裒囊中余钱,召友朋酣饮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木先生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本文写他生性聪慧,祖业富裕,为人豪爽,又不愿参加科举以致穷困一生的故事。
B.文木先生因为不满巡抚,故而不赴朝廷参加博学鸿词科试,乃至终生不应科举。
C.对时文之事,先生嫉恶如仇,而与作者却相处甚契,与好治经的绵庄也结为至交。
D.先生自有笔墨在胸,而在行李之中不带笔砚,真是风流之至,这是一般人的眼光不能评价的。
5.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