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
题目
题型:改错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赏艰难            艰难: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出位——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B.放纵诗酒——今其智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今是溪独见辱愚  
D.刘宾客齐名——无乃仆私心剌谬乎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D
3.C
4.D
5.①(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程绍字公业,德州人。祖瑶,江西右布政使。绍举万历十七年进士。除汝宁推官,征授户科给事中。巡视京营。副将佟养正等五人行贿求迁,皆劾置于理。帝遣使采矿河南,绍两疏言宜罢,皆不报。再迁吏科左给事中。会大计京官,御史许闻造讦户部侍郎张养蒙等,语侵吏部侍郎裴应章。绍言闻造挟吏部以避计典,且附会阁臣张位,闻造乃贬边方。主事赵世德考察贬官,廷议征杨应龙,兵部举世德知兵,绍驳止之,又劾文选郎杨守峻,守峻自引去。饶州通判沈榜贬官,夤缘税监潘相得留,绍极言非法。山西税使张忠以夏县知县韩薰忤己,奏调之僻地,绍又争之,帝怒,斥为民。以沈一贯救,诏镌一秩,出之外。给事中李应策、御史李炳等争之,帝益怒,并薰斥为民,而夺应策等俸。绍家居二十年。光宗即位,起太常少卿。
  天启四年,历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宗室居仪封者为盗窟,绍列上其状,废徙高墙。临漳民耕地漳滨,得玉玺,龙纽龟形,方四寸,厚三寸,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献绍。绍闻之于朝,略言:“秦玺不足征久矣。今玺出,适在臣疆,既不当复埋地下,又不合私秘人间。欲遣官恭进阙廷,迹涉贡媚。且至尊所宝,在德不在玺,故先驰奏闻,候命进止。昔王孙圉不宝玉珩,齐威王不宝照乘,前史美之。陛下尊贤爱士,野无留良。尚有一代名贤,如邹元标、冯从吾、王纪、周嘉谟、盛以弘、孙慎行、钟羽正、余懋衡、曹于汴等皆忧国奉公,自首魁艾。其他词林台谏一锢不起者,并皇国祯祥,盛朝珍宝。臣不能汲致明廷,徒献符贡瑞,臣窃羞之。愿陛下惟贤是宝。在朝之忠直,勿事虚拘;在野之老成,亟图登进。彼区区秦玺之真伪,又安足计哉。”魏忠贤方斥逐耆硕,见之不悦。后忠贤势益张,绍遂引疾归。
  崇祯六年,荐起工部右侍郎。越二年,以年老,四疏乞休去。卒,赠本部尚书。(选自《明史》)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宁推官——除:被授予,被任命
B.御史许闻造户部侍郎张养蒙等——讦:揭发
C.绍之于朝——闻:听说
D.又不私秘人间——合:应当
2.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说明程绍敢于直言的一项是(     )
①副将佟养正等五人行贿求迁,皆劾置于理②御史许闻造讦户部侍郎张养蒙等,语侵吏部侍郎裴应章
③饶州通判沈榜贬官,夤缘税监潘相得留,绍极言非法④绍家居二十年。光宗即位,起太常少卿
⑤帝遣使采矿河南,绍两疏言宜罢,皆不报⑥绍言闻造挟吏部以避计典,且附会阁臣张位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绍为人刚正不阿,曾因敢于直言而被贬为民。因沈一贯相救,诏令降一级官位品级,出京外任。
B.临漳百姓在漳水滨耕地,捡得玉玺,龙纽龟形,四寸见方,厚三寸,献给程绍。
C.程绍想派官员恭敬地将玉玺进献到朝廷,又担心被别人私吞,因此写了一封奏疏。
D.程绍在奏疏中希望皇帝只以贤才为珍宝,而不必计较小小的秦玺的真伪。
4.翻译下列句子。
(1)山西税使张忠以夏县知县韩薰忤己,奏调之僻地,绍又争之,帝怒,斥为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至尊所宝,在德不在玺,故先驰奏闻,候命进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 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耐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阯道御史——改:改任
B.言之——趣:通“促”,赶快
C.王指挥诣狱还——比:等到
D.褒表忠——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①诏求直言②时勉言营建之非③对不屈④时勉独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杼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
  建安四年,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讨韩遂、马超於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於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藩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闻,愈爱待之,迁中坚将军。太祖崩,褚号泣呕血。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甚亲近焉。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明帝即位,进牟乡侯,邑七百户,赐予爵一人关内侯。褚薨,谥曰壮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许褚传》)
  [注]耔斗:盛水和滔的盆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令中男女,聚治石如杆斗者置四隅——壁:墙壁
B.褚飞石掷之,所皆摧碎——值:赶上
C.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伺:窥察
D.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推辞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表现许褚勇猛过人的一组是(     )
①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 ②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
③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 ④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
⑤他色变,褚觉之,即击***他等 ⑥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A.①④⑥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褚曾聚集壮丁和宗族数千,共同抵御汝南葛陂的军队。最后精疲力尽,箭矢用尽,粮食也不多了,许褚假意与敌人请和,商量用牛换取食物。敌人把牛牵走后,牛又都自己跑了回来。
B.建安四年,许褚跟随曹操在官渡和袁绍对峙。当时徐他等人想要趁许褚休假时谋***曹操,许褚在家里心神不宁,就立即回到曹操身边,徐他等人阴谋败露被***。事后,曹操更加信任许褚。
C.建安十六年许褚跟随曹操到渔关讨伐马超、韩遂。在由潼关向北渡河时,许褚让军队先过河,而自己与虎士百余人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步兵万多人来攻击曹操时,曹操的军队已全部过了河。
D.有一次曹仁由荆州来朝拜见曹操,在曹操还未出来接见时,曹仁在大殿外看见许褚,就邀请他坐下谈话。虽然曹仁与曹操关系亲近且正受到重用,但许褚认为自己是内臣,当众交谈即可,不愿和他私聊。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郡人也。祖斐,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阳塘侯。父益之,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悉达幼以孝闻,起家为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悉达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时兵荒饥馑,京都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幼以归焉。悉达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地。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景平,梁元帝授持节、仁威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
  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留异、余孝顷、周迪等所在蜂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民和,士卒皆乐为之用。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高祖亦遣赵知理授征西将军、江州刺史,各送鼓吹女乐。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高祖遣安西将军沈泰潜师袭之,不能克。齐遣行台慕容绍宗以众三万来攻郁口诸镇,兵甲甚盛,悉达与战,败齐军,绍宗仅以身免。
  王琳欲图东下,以悉达制其中流,恐为己患,频遣使招诱之,悉达终不从。琳不得下,乃连结于齐,共为表里。齐遣清河王高岳助之,相持岁馀。会裨将梅天养等惧罪。乃引齐军入城。悉达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高祖见之,甚喜曰:“来何迟也?”悉达对曰:“臣镇抚上流,愿为番屏,陛下授臣以官,恩至厚矣;沈泰袭臣,威亦深矣。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高叹曰:“卿言得之矣。”授平南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世祖即位,晋号安左将军。
  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与之赏会。迁安南将军、吴州刺史。遭母忧,哀毁过礼,因遘疾卒,时年三十八。赠安左将军、江州刺史,谥曰孝侯。
  史臣曰:彼数子者,或驱驰前代,或拥据故乡,并识运知归,因机景附,位升列牧,爵致通侯。(选自《陈书》卷十三《徐鲁周荀周传》)
  [注]①鲁悉达是与徐世谱、周敷、荀朗等人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达抚绥五郡——抚绥:安抚平定
B.乃连于齐连——结:联合
C.曰:“来何也?”——迟:晚
D.悉达麾下数千人——勒:约束
2.下列句子中,表现鲁悉达“识运知归”的一组是(     )
①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②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③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
④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 ⑤频遣使招诱之,悉达终不从⑥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侯景叛乱时,以孝道而闻名乡里的鲁悉达,组织当地人保卫新蔡一带,致力于耕田,储积谷物,安抚灾民,被他救济而存活的人很多。
B.在梁末动荡之际,王琳想沿江而下,利用地势之便,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篡国,但受鲁悉达势力所阻。事实上鲁悉达保护了陈高祖。
C.在西受王琳的威胁、东受陈高祖的袭击、北受北齐的进攻的形势之下,鲁悉达始终保持中立,最终没有投向任何一方。
D.鲁悉达任侠仗义,颇好诗书,又能礼待贤士,并恪守孝道,年轻时就以孝而闻名,后因母丧而染病身亡。年仅三十八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与之赏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臣光曰: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节选自《资治通鉴》)
1.用斜线“/”给上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2.从体例上看,《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光这段话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