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5 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善,陈孺子为宰      臣壮也,犹不如人。
B.陈涉起王陈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汉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吾以为亚父使,项王使   良入,具告沛公。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增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人的计谋得逞。
答案
1.A
2.C
3.C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中教授     除:授职
B.国家大政事咨之  辄:总是
C.姚广孝以孝孺为  托:推托
D.勿杀之      幸:希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朱棣发北平
B.又荐召至      孝孺力请守京城待援兵
C.召使讲解      事不济
D.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劝帝他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孝孺常把宣明仁义之道、达到太平之境当作自己的责任
B.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燕军起兵后,在朝堂上商讨,诏令、檄文都出于方孝孺之手
C.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
   派人以割地(向燕王)许诺,拖延几天,东南方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
D.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北方军队不擅长驾舟操楫,(两军)决战于江上,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
4.下列语句全都表现方孝孺“忠诚”精神的一组是(  )
①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②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③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
⑤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
⑥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方孝孺出身官宦之家,年幼时机敏,读书勤奋;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
B.方孝孺因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建议皇太子应当用他用到老,后来他被仇家连累被捕,太祖见其名立刻将之释放。
C.惠帝命诸将把舟船和军队聚集在江上,想与燕王决一死战,但陈瑄此时率领战舰降燕,燕兵于是成功渡江。
D.姚广孝曾建议成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就绝迹了,可成祖阳奉阴违,假意应承,最终下了毒手。
6.本文中,方孝孺最终选择“慨然就死”,体现了他贯彻一生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或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观看
C.而人之所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    名:说明情况
2.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夷近,则游者众    险远,则至者少
B.孰能讥之乎       及所之既倦
C.力不足者        何为其
D.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  侣鱼虾友麋鹿
3.请简要概括本段中王安石关于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条件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
②陁(tuó)山冈。
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浊酒相    劳:劳动
B.然将西山,  适:到
C.不足以众客。 席:坐
D.而西山之始具 胜:美景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情绪。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为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注】从子:侄子。重牛心炙:把烤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贵的食物。
骨鲠:性格耿直正派。从伯:叔父。重名:很高的名望。
1、对下列加粗词语推断不正确的项是(  )
A、顗察而之      异:以……为异
B、顗先割羲之     啖:给……吃
C、然闻至       信:消息
D、导令就东厢观子弟  遍:全面地,一个一个地
2、下列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司徒导从子也   向所欣
B、以为飘若浮云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使门生求女婿导  赵氏求救
D、独不闻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对选文内容概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十三岁时去拜见周顗,此后才慢慢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崭露头角。
B、王羲之的性格正直让当时的人称道,但他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隶书书法。
C、王敦把王羲之、王承和王悦看成王家有前途的三个少年,以羲之为最好。
D、王羲之在东床上袒露着肚子吃东西,与众不同,让太尉相中为婿。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