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问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问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访风景于崇阿/访:访寻。
B.岛屿之萦回/穷:极尽。
C.云销雨霁,彻区明/彩:色彩。
D.地势而南溟深/极:偏远。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能体现滕王阁秋天美景的一组是( )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③阊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课文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D
4.(1)(在这里可以望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朱红色油彩鲜艳欲滴,从阁道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
  (2)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
  (3)向天空极目远眺,在空闲的日子里尽情欢娱。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本选段,完成问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永久,无明略以时;徒临川以羡鱼,河清乎未期①;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②。谅天道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③。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④。
        于时曜灵俄景⑤,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注:①临川以羡鱼,比喻自己空有愿望而无法付诸实践。河清,喻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②蔡子,战国时燕国的辩士蔡泽;唐生,即唐举。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③王雎(jū),鸟名,即鱼鹰。仓庚(cāng gēng),鸟名,即黄莺。颉颃(xiéháng),鸟上下飞翔的样子。④魦鰡(shā 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⑤曜( yào)灵,太阳。俄景,日影偏斜,指天色将暮。
1.下列语句中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明略以时    佐:匡扶。   
B.河清乎未期    俟:依靠。   
C。尔乃龙吟泽    方:大的。   
D.虽日夕而忘    劬:劳苦。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游都邑永久     ②农人告余春及   
B.①谅天道微昧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   
C.①触矢毙     ②门虽设常关   
D.①焉逍遥     ②苟纵心物外
3.下面六句话中,全部能表现“归田之乐”的一组是(  )   
①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②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③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④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   
⑤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⑥苟纵心予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A. ②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文开篇交代了归隐的真正原因是在京都做官时间已久,没有高明的谋略辅佐君王。  
B.“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  
C.“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野外捕获猎物的悠闲之情,又颇含自诫之意。  
D.这篇小赋虽然篇章短小精悍,却准确地表现了张衡在仕途遇到挫折后归隐田园之志。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茵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鹌笑之日:“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之,不亦悲乎/匹:比。
B.云气,负青天/绝:直上穿过。
C.翼若天之云/垂:接近,快要。
D.此亦飞之也/至:最高限度。
2.下列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奚知其然也    ②八千岁为春
B.①楚南有冥灵者   ②汤问棘也是已
C.①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②抟扶摇羊角上者九万里
D.①适南冥也     ②而彼奚适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朝菌”和“蟪蛄”作比,用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因为朝菌和蟪蛄都是短寿的,它们不知道一年的变化。
B.楚南的冥灵和上古的大椿,在作者看来是长寿的,是“大年”;因为“大年”比“小年”的知识更为丰富,所以更逍遥。
C.“朝菌”与“蟪蛄”的寿命不可能与楚南的“冥灵”和上古的“大椿”相比,因此,一般人也不可能和长寿的彭祖相比。
D.“汤之问棘”一段,基本又重复了前文大鹏南飞的故事,作者用斥鹌和大鹏作比,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4.把文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庄  周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李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芳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篼也,犹有嘀也;吹剑首者,映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选自《庄子·杂篇·则阳第二十五》)
  注:①莹,魏惠王名。田侯牟,齐威王名。②犀首:武官名。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筅(guan),同“管”,一种乐器。嘀(xiao),吹竹管声。映(xue),以口吹物发出的微小之声。这句话的意思是:吹起竹管,就会有嘟嘟的响声;吹着剑首的环孔,只会有丝丝的声音罢了。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莹与田侯牟/约:结盟。
B.善言齐者,乱人也/伐:攻打。
C.逐旬有五日而后反/北:北方。
D.臣请为君之/实:证实。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①衍,乱人也,不可听  ②彼且奚适
C.①君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②生物之息相吹也
D.①尧、舜,人之誉也   ②犹有待者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      生生: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      脱然:轻快的样子。
C.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寻找。
D.非矫厉所得     矫厉:造作勉强。
2.下列语句不能分别表现陶渊明“想做官”而又“想辞官”矛盾心情的一项是(    )
A.①耕种不足以自给    ②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B.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②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C.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② 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D.①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②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3.下列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做官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渊明辞官归田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志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痰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得无情哉? ”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注: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移袁州/刺:担任刺史。 
B.窃寄目所愿焉/偿:满足。 
C.愈既以未得观为叹/造:制造。 
D.词列三王之/次:次序、行列。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行者/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窃寄目偿所愿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言事斥守揭阳/夫夷近,则游者众   
D.不辞而承公命/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作者没有游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   
①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②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窃喜载名其上   
A. 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的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人。
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荣,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加粗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