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陈炤小传虞 集陈炤,字光伯,毗陵人。登咸淳乙丑进士第,年已四十六,调丹阳尉。炤以功业自许,乐仕边郡,举者满数。改官知朐山县。岁甲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陈炤小传
虞 集
陈炤,字光伯,毗陵人。登咸淳乙丑进士第,年已四十六,调丹阳尉。炤以功业自许,乐仕边郡,举者满数。改官知朐山县。
岁甲戌,大元大兵渡江,江东西守者皆已降。大兵自沙武口冒雪夜渡至马洲,将攻常州。明年乙亥,宋命故参知政事蜀人姚希德之子訔居常,起知其州;以炤知兵,起复,添差①通判常州以佐之。訔、炤心知常无险,去临安近,不可守,而不敢以苟免求生,同起治郡事。率羸惫就尽之卒,以抗全胜日进之师,厉士气以守。缮城郭,备粮糗,治甲兵。炤输私财以给用,不敢以私丧失国事。身当矢石者四十余日,心力罄焉。及兵至城下,拥壕而阵,矢尽不降。城且破,訔死之,炤犹调兵巷战。从者进马于庭曰:“城东北门围缺,可从常熟塘弛赴行在②。”炤曰:“孤城力尽援绝而死,职分也。去此一步,无死所矣!”遣子出城求生,曰:“存吾宗之血食,勿回顾!”驱之,号泣以去。兵至,炤遂死。
炤 死 时 有 仆 杨 立 者 守 之 不 去 北 兵 见 而 义 之 缚 之 以 归。它日将以畀人,立曰:“吾从子得生,愿终身焉。若以畀人,则死耳。”从之燕,得不死。往来求常州人,得僧璘者,具以炤死时事告其子孙乃已。既罢兵,丞相军士管③,为炤孙,曰:“城破时,兵至天庆观,观主不肯降,曰:‘吾为吾主死耳,不知其他’。遂屠其观。”一时节义所激如此。
陵阳牟献之曰:“舍门户而守堂奥,势已甚蹙。而訔、炤死,殆无愧于巡、远④。”炤之友邵焕有曰:“宋之亡,守藩方、擐甲胄而死国难者,百不一二;儒者知兵,小臣仓卒任郡吏而死,千百人中一二耳。若炤者,不亦悲乎!”
史官⑤曰:伯颜⑥丞相之取江南,行军功簿大小具在官府,可以计日而考之也。国朝《经世大典》尝次第而书之,若炤之死事,可以参考其岁月矣!(节选自《道园学古录》)
【注】①添差:增加一项差遣。②行在:指临安。③管:人名,陈管。④巡、远:张巡、许远。唐玄宗时,安禄山叛乱,张巡、许远坚守睢阳达九个月,城破后就义。⑤史官:作者自称。虞集曾担任元朝国史院编修官。⑥伯颜:蒙古族人,是率元军南下灭宋的主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缮城郭,备粮糗缮:修整
B.它日将以畀人畀:给予
C.具以炤死时事告其子孙乃已具:准备
D.舍门户而守堂奥,势已甚蹙蹙:窘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从者进马于庭得复见将军于此
B.驱之,号泣以去木欣欣以向荣
C.具以炤死时事告其子孙乃已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若炤之死事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南宋末期,一职位不高的抗元将领陈炤镇守常州并以身殉城的事迹。文章用笔简洁精练,仅寥寥数笔便刻画出了主人公陈炤的英勇和从容。
B.陈炤在咸淳元年考中进士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他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志向,喜欢到边郡做官,当时推荐他的人很多。
C.文章通过“城且破,訔死之,炤犹调兵巷战”、“孤城力尽援绝而死,职分也”等语句从动作、语言方面直接刻画了陈炤坚守城池、奋勇作战的感人形象。
D.文章除直接描写之外,还借陈炤的仆人杨立坚守城池的事迹以及陈炤好友邵焕的话语,从侧面来进一步彰显出陈炤忠义无私之精神品格的可贵。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小题1:C(根据上下文,“具”应该是“完全”之意。)
小题2:B(B项都相当于“而”,用作连词,表修饰。A项,到/在;C项,才/竟;D项,像/你们。)
小题3:D(杨立守的是陈炤的遗体。)
参考译文:
陈炤,字光伯,毗陵人。咸淳元年登上进士第,当时已经四十六岁了,调任丹阳县尉一职。陈炤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志向,喜欢到边郡做官,推荐他的人很多。(后)改任朐山知县。
咸淳十年,元兵渡过大江,江东江西的守军都投降了。元军连夜冒着风雪从沙武口渡到了马洲,准备攻打常州。第二年,宋朝命令原参知政事蜀人姚希忠的儿子姚訔居守常州,起复官职为知州;陈炤因为懂得军事而被恢复官职予以任用,增加一项差遣,以常州通判的身份来辅佐姚訔。姚訔、陈炤知道常州没有险要的地形可以据守,距离临安又近,不能防守,但又不敢用不正当的手段求生存,两人一同治理郡事。带领疲弱的即将溃败的士兵,抵抗士气极盛每天都在进攻的元军,激励振奋士气来守城,修补城墙,筹备粮草,整治军队。陈炤还把自己的财产输送给官府,作补给之用,不敢因为个人利益而使国家受损。亲身经历战斗四十多天,可谓尽心尽力了。等元兵到了常州城下,占据护城壕边后摆开阵势,(仍)坚持到最后不投降。城即将被攻破,姚訔死了,陈炤还在调兵与元军展开巷战。随从把马牵进庭院说:“城东北门有缺口,可以从常熟塘骑马突围赶往临安。”陈炤说:“我据守孤城,尽力了无援助而死,也是我的职责所在;离开城池一步,将死无葬身之地!”(他)派儿子逃出围城求取生路,说:“保存我宗族的血脉,不要回来!”赶走他,(儿子)边哭边离开。元兵来了,陈炤于是守城而死。
陈炤死的时候,有个仆人叫杨立的,守着陈炤的遗体不愿离开,元军看见了,认为他的行为很讲情义,将他捆绑而归。有一天要将他送给别人,杨立说:“我从您那儿得到活命,希望终身跟着您。如果将我送予他人,不如死了算了。”让他跟从到了燕地,才不至于死。杨立往来寻找常州人,找到一个叫僧璘的和尚,(嘱托僧璘)把陈炤死时的事情全部告诉他的子孙才罢休。元军罢兵后,丞相手下的军士陈管,是陈炤的孙子,说:“常州城破之日,元兵到天庆观时,观主不肯投降,说:‘我为我的主子而死,不知道有其他主子。’元军于是把观里的人全部***光了。”陈炤的气节就是这样激励人心的。
陵阳牟献之说:“门户以及丧失,而要守住堂奥,形式已经很窘迫,而姚訔、陈炤的死,意义大概无愧于张巡、许远。”陈炤的朋友邵焕说过:“宋代的灭亡,镇守一方,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为国难而死的,一百人之中不过有一两个人;懂得军事的文人,匆忙仓促间担负起保卫一郡重任的小官,千百人之中一两个罢了。像陈炤这样的,不也是很悲壮的吗?”
虞集说:“伯颜丞相攻取江南,反映征战过程和将士功绩的文书籍册都在官府中,可以有时间来考证它。本朝的《经世大典》曾依次记载,像陈炤之死这件事,可以参照考证它的年代啊!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陈炤小传虞 集陈炤,字光伯,毗陵人。登咸淳乙丑进士第,年已四十六,调丹阳尉。炤以功业自许,乐仕边郡,举者满数。改官知朐山县。岁甲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则以兼之矣。舅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选自《韩非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败:打败
B.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田:打猎
C.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因:因为
D.拔拂今日之死不及拔拂:免除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从晋文公作战回来先封赏雍季而后封赏舅犯的举动,以及听到晋文公对群臣的释疑,从而得出了“文公之霸也,宜哉”的结论。
B.有人认为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文公的提问,文公问的是“以少敌众”,雍季回答却是“以后一定不再上当”,借此说明对雍季的封赏是不恰当的。
C.有人认为舅犯所说“不嫌欺诈多”的话,不是指欺诈民众,而是指欺诈敌人。但晋文公却混淆了民众和敌人的区分。
D.舅犯前有正确的言论,后有战胜的功劳,结果,舅犯兼有二功却排在雍季后面,雍季没有一点功劳却排在前面受赏。这说明晋文公不懂得正确行赏。
小题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
(2) 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谤
B.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逆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宣:宣传
D.三年,乃流王于彘。乃:竟然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告,则***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是障之也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C.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民不堪命矣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公针对厉王的暴虐,大胆劝谏,使得厉王十分生气,于是找来巫师,让他严密监视召公。
B召公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原因在于“伤人必多”,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召公“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
C召公认为天子执政,应该广开言路,虚心采纳各阶层人士的批评与建议,这样才能做到行事不悖。
D、面对召公的劝谏,厉王却一意孤行,暴虐执政,让百姓敢怒不敢言,最后终于激起民愤,他自己也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⑵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不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小题1: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1)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小题2:孔子以为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格?为什么孔子认为“知和而和”“亦不可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苏东坡北归
东坡①还至庾岭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宜为谁?”曰:“苏尚书③。”翁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一诗于壁间云:“鹤骨霜髯心已灰④,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D东坡:苏东坡,即苏轼。曾贬官至惠州、儋州(今广东、海南一带)。②庾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③苏尚书: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故称苏尚书。④鹤骨霜髯(rán)心已灰:这是苏轼形容自己的形态与心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从②揖③题
2.翻译:
①少憩村店
②官为谁
③我闻人害公者百端
④是天佑善人也
3.理解:“曾见南迁几个回”的正面意思是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蔡邕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①,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③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④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后汉书?蔡邕传》)
[注释]①吴人有烧桐爨(cuà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②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③裁:制作。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将命者:侍从。⑥怃然:惘然的样子。⑦足以当之:足以称为***心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名②屏③潜④却⑤耸然⑥莞然
2.翻译:
①比往而酒已酣焉
②邕素为乡邦所宗
③邕具以告
④此岂为***心而形于声者乎?
3.理解:从“蔡邕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要说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