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交。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朝罢趋出,意得甚趋出:慢慢出来
B.上益庄,丞相益畏益畏:更加敬畏
C.及坐,郎署长布席布席:布织的席
D.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引却:引退撤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以丞相何如人皆以美于徐公
B.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绛侯乃大与盎结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既来之,则安之
小题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礼之恭称代丞相绛侯
B.袁盎患之称代宦者赵同
C.且陛下幸之称代慎夫人
D.适所以祸之称代慎夫人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盎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②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③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④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⑤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⑥妾主岂可同坐哉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曾经是吕禄的舍人,孝文帝即位后,袁盎的哥哥袁哙当权,就任命弟弟袁盎做了中郎官。
B.袁盎认为丞相不是社稷臣,与文帝的看法相悖,理由是吕后时“诸吕用事”,而掌有兵权的绛侯“弗能正”,只能算是功臣。
C.袁盎因宦官赵同常说他坏话而忧虑,后来在侄子袁种的鼓动下,当面羞辱了赵同,使其不能与文帝同车而载。
D.袁盎一向敢于直言,以致因席间坐位而惹怒了慎夫人和文帝,后经他援引“人彘”例子的解释,“上乃说”,慎夫人还赏赐了他。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及降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
译:                                                         
②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译:                                                         
答案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A
小题:A
小题:①等到绛候被免了丞相的职务回到侯国,国人上书告发他。重点词:免相、之国。②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之刑的人一同乘载呢?重点词:独、载。
解析

小题:A急急忙忙出来。 B渐渐敬畏。C安排敷设坐位。
小题:C。A认为。B同。D已经。C方;竟。
小题:称代“常害袁盎”这件事。
小题:句③的“明”字可知是“直言”,句⑤是敢做。
小题:是袁哙“保荐”,不是“任命”。
小题:无
附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高后的时候,袁盎曾当过吕禄的舍人。到了孝文帝登上皇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任袁盎当了中郎。绛侯当丞相,朝觐完毕就急急忙忙地出来,很是志得意满。皇上对他相当的恭敬,常常目送他走。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是何等人?”文帝说“是个社稷臣。”袁盎说“绛侯乃是所谓的功臣,并非社稷臣。社稷臣乃是人主存则同他共存,人主亡则同他共亡。当吕后的时候,诸吕当权,占有相国侯王的职位,刘氏的命脉像丝带一样微细,几乎断绝。这个时候绛侯当太尉,掌握着兵权,并未能匡正。吕后崩逝,大臣们共相谋议背叛诸吕,太尉主掌兵权,刚好碰到那个成功的机遇,所以称作功臣,而不是社稷臣。丞相如果对人主有骄矜的脸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人主都有失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后来在上朝的时候,皇上渐渐显得威严,丞相渐渐显得敬畏了。过了些时候,绛侯埋怨袁盎说“我和你哥哥素来关系很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辱我。”袁盎也依然不向他谢罪。等到绛侯被免了丞相的职务回到侯国,国人上书告发他,说他想造反,于是绛侯被惩治而关在狱中,宗室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情,只有袁盎陈明绛侯是无罪的。绛侯这才得以释放,袁盎实在出了大力,绛侯这才同袁盎深交。袁盎常常称引大义,意气激愤。宦官赵同凭着文帝的屡次宠幸,常常说袁盎的坏话,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哥哥的儿子袁种是常侍骑,经常持节而夹乘,来劝袁盎说“你和他斗,在朝庭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被采信。”孝文帝出巡,赵同当参乘,袁盎伏在车前说“臣下听说能同天子共乘六尺车舆的,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朝虽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之刑的人一同乘载呢?”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了车。文帝幸临上林苑,皇后、慎夫人跟着。在禁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等到坐席的时候,郎署长敷设好坐席,袁盎撤走了慎夫人的坐位,慎夫人大怒,不肯就坐。皇上也发了怒,站了起来,回到禁中。袁盎就上前劝说道“臣下听说尊卑有分别上下就能平安和乐。如今陛下已经立了皇后,慎夫人只是个妾,妾和主难道可以同席而坐吗?这就是失去了尊卑分别的缘故啊!而且陛下宠幸她,就厚赏她。陛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是害了她。陛下难道没有看到过‘人彘’吗?”于是文帝这才心悦,召见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她。慎夫人就赏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陗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闲言事,辄听,完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中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壖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壖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闲,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延尉殊。上曰:“此非庙垣,乃壖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猎,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盎素不好晁错,两人未尝同堂语。及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闻,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藏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丞史未应,晁错犹与未决。人有告袁盎者,盎惧,以窦婴进说,上诛错。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
B.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受:传受
C.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   别:离间
D.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   案:拷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还,因上便宜事相如因持璧却立
B.力未有以伤敛赀财以送其行
C.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
D.乃先请,为儿所卖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晁错“擅权”和“欲报私仇”的一组是
A.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
及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
B.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即夜请闲,具为上言之
C.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
D.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
抵罪,诏赦以为庶人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凭着文学见长当了大常掌故,孝文帝时晁错看天下没有治尚书的人,就自费到济南去学习《尚书》,学成后“得幸太子。”
B.晁错多次上书,述说削弱诸侯之事,以及一些法令的更定,但是孝文帝就是不听,不过,却提拔他做了中大夫。
C.晁错与丞相申屠嘉不合,丞相借内史府另开大门之事奏请皇上把晁错交给廷尉治罪,晁错得知消息,当夜到皇上那说明原委,皇上没有因此治他的罪。
D.晁错削减诸侯土地,更定法令制度,引起了诸侯对他的攻击,他的父亲也因此而自***身亡。吴楚七国造反,就是以“诛错”为借口的。
小题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认为晁错之死,是“变古乱常”。
B.晁错在诸侯造反时,急于报私仇,私仇未报,反以亡躯
C.晁错擅权,独断专行,终致吴楚七国造反。
D.对法令的多所变更,在太史公看来那是“变古乱常”。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译:                                                         
②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
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小题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剑,为任侠任侠:抱不平,负气仗义
B.子,谪仙人也谪仙:隐居的仙人
C.益骜放不自修自修:约束自己的言行
D.有诏长流夜郎长流:长期流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拔刀斫前奏案
C.召入,而白己醉吾尝终日而思矣
D.传正嘉叹,免其夫徭役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白“骜放不自修”的一组是
A.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醉,使高力士脱靴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C.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D.召人,而白已醉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了长庚星,长庚星又叫太白星,于是就取名叫李白。
B.李白喜欢纵横家的言论,喜欢击剑,还经常帮助别人,对财物看得很轻。
C.皇上在沉香事观景,心有所感,召李白来作歌词,然李白已醉,酒稍醒,提笔作词,辞藻绮丽,一气呵成。
D.安禄山反叛时,李白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璘兵败,李白就被判流放夜郎,后遇大赦,回到寻阳。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译文:                                              
②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译文:                                              
③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①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战国策• 齐策四》
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荆轲顾笑武阳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封书谢孟尝君曰D.被于宗庙之祟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未得高枕而卧也B.西游于梁,谓惠王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齐其闻之矣D.愿君顾先王之宗庙
吾其还也。亦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得不到齐湣王的重用,只好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去,途中却受到了薛地百姓的夹道欢迎。
B.冯谖到魏国去游说的目的,不是让孟尝君真的到魏国去,而是以此来抬高孟尝君的声誉。
C.齐王听说魏惠王重金聘请孟尝君,十分惊恐,便让原来的丞相担任上将军,留出相位来挽留他。
D.冯谖很有智谋,用计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又让齐国的宗庙建在薛地,这样孟尝君便多了一层保护。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夫晋,何厌之有?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5:为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
五牛归蜀,成都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
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 绝色国香,愿许之,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
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诈诈:欺骗B.许于蜀许:答应
C.有穴见大蛇见:通“现”,出现D.蜀道通通:通达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然道难然惧五丁勇
B.以谢罪以手揽之
C.愿许之五人欲诛之
D.许于蜀朝坠金于其后
小题3:下列各句都是省略句,括号中补出的词语是省略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蜀王)三十二B.(五丁)还到梓潼
C.(蜀王)闻五丁亡D.(五丁)以手揽之
翻译上文中的画线句
小题4:(1)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
(2)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丢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②。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③。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④,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
注:①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②左冯(pínɡ)翊:官名,三国时临晋(今陕西大荔)太守。⑦京兆尹: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④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闻其笃行 笃:忠厚
B.重丢子之法 重:重要
C.其治放此 放:仿效
D.榆皆成藩 藩:行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浑乃渡江投歆/良乃入,具告沛公
B.明帝闻之/此丰民之本也
C.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由是民安于农/觉今是而昨非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陂堨,开稻田 陂堨:陂塘和堤坝
B.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举赡:生养子女
C.比年大收        比年:连年
D.浑清素在公       清素:清静朴实
小题4: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是
①课耕桑 ②明禁令 ③兴陂(堨) ④树榆果 ⑤重丢子之法 ⑥制移居之法
A.①③④⑥B.②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⑥
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产,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丢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百姓的由衷爱戴。
B.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聚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