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答案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做到恰当为可贵。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当。但是,若有行不通的地方,还一味地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解析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品格。 孔子认为“知和而和”“亦不可行”是因为“和”是有原则的,凡事都讲“和”,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是行不通的。
核心考点
试题【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①,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③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①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②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相之知也!”
子路曰:“桓公***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③其仁,如其仁。”
注释①左衽,在左边开衣襟。这是“夷狄”习俗之一 ②谅,信。这里指小信 ③如:乃。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为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被他数落得都感叹惊讶。)
B.失其所与,不知。(失去同盟国,是不智。)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D.荆柯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