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三川:韩地,以其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而得名。②轘辕、缑氏:均为军事要地。轘辕,山名;缑氏,地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九鼎,按图籍按:审察
B.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拔:攻克
C.齐,韩、周之与国也与:给予
D.臣请谒其故谒:陈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的司马错正面阐述了伐蜀的理由一项是(    )①今王之地小民贫          ②劫天子,恶名也
③取其地,足以广国也      ④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⑤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      ⑥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3:下列有关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国的攻伐对象应该是蜀还是韩、周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的意见针锋相对,张仪的观点没有被秦惠王采纳,主要是他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
B.司马错赞同张仪的有关蜀地位置、地位等的论述,但他比张仪分析得更加透彻,更能看到统一该地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扩地富民,还在于获得舆论支持。
C.司马错认为不能先攻打韩、周,一是因为攻打他们会引起诸侯的反对,使自己陷于矛盾之中,二是考虑到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的不利因素。
D.战国时代的谋臣大都能言善辩,本文中司马错的语言体现出其朴实无华、见解精辟的特点,透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沉着冷静、深谋远虑的谋臣形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5分)
(2)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 富厚,轻诸侯。(5分)
答案

小题1:C(“与”既有虚词的用法,也有做实词的用法,如《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就是“亲附、亲近”的意思。此题中的“与”就是这种用法)
小题2:D(②⑥是陈述舍蜀伐韩的危害。不属正面阐述。)
小题3:A(原文的“争名”“争利”是张仪的比喻,希望说服秦惠王伐韩。)
小题4:(1)而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啊,而大王却不去争夺它们.反而去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太远了。(“……也”“顾”“去”各1分,大意正确2分。)(5分)
(2)蜀国国君改称蜀侯,秦国又派陈庄去作蜀侯的国相。蜀国既已隶属于秦国,秦国更加富强起来,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相”“属”“轻”各1分,大意正确2分。)(5分)
解析
参考译文: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答道:“与楚、魏亲善,出兵三川,堵住镮辕、缑氏的险塞,阻截屯留的羊肠坂道,魏国将切断韩国自南阳出兵南下的道路,楚国将进逼韩国的南郑,秦国则将往东进攻韩国的新城、宜阳,这样,兵临东,西二周之郊,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之地。周室自知危急无救,一定会献出九鼎、宝器。这样,就可掌握九鼎重器、地图、户籍、控制周天子,号令诸侯,诸侯不敢不听命,这可以建立王业。现在蜀国只不过是西部偏僻的小国,是戎、狄之辈,您兴师动众,疲困劳苦,却不会成就霸王之名;况且取得蜀地、也无利可图。我听说:‘争名在朝廷,争利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正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不争夺三川、周室,而去争夺戎、狄,这就离建立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我听说:‘想使国家富有,务必扩充土地;想使军力强大,务使人民富有;想要建立王业,务必广施德政。具备这三个条件,王业即可随之而来。’现在大王地小民贫,所以我希望您从易处着手。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又是戎、狄的首领,而且正有内乱,趁此机会去进攻蜀国,如同豺狼追逐群羊一样。夺取了蜀国,可以扩充国土;取得了财物,可以富民;整军不伤害人民,就可以征服蜀国了 。所以攻下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尽取巴、蜀之利,而诸侯不会以为是贪婪。这样,我们一动就可名利双收,而且又获有禁暴正乱的美名,现在进攻韩国,则将威胁天子;而威胁天子,这具有坏名声,未必有利,还会落个不义之名,何况这是攻伐诸侯所不愿意的,就太危险了。我请求讲明这个道理:周,是诸侯的宗室;齐,是韩、周的同盟。周室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三川,两国必定会通力合作,通过齐、赵去求楚、魏解围,把九鼎送给楚国,把三川送给魏国,大王是无法阻止他们这样做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我认为,不如攻伐蜀国,乃是万全之计。
惠王说:“好,我就听你的。”终于出兵攻蜀,当年十月攻下,灭了蜀国,蜀王改名号为‘侯’,惠王并派陈庄任蜀国的相国。蜀既归服,秦国便更加强励殷富,从而轻视诸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河店妪传
[宋]王禹偁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呼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吏民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守,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注:①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②顷年:近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妪独止店上止:制止
B.绠短不能及也及:及时
C.常山吏民观而壮之壮:强壮
D.诚能定其军诚:如果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一虏至,系马于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因胡语呼虏为王何为其然也
D.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汝其善抚之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反映边民“勇悍”的一组是(3分)
①不以为怪              ②王可自取之
③自后推虏堕井          ④常山吏民观而壮之
⑤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  ⑥不俟甲胄而进
A.③⑤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河店一老妇遇辽兵,辽兵让其汲水,老妇故意说井绳长度不够,骗得辽兵亲自打水,辽兵跌倒,老妇把他推入井中。
B.虽然辽宋交兵不断,但因“静塞”骑兵非常勇猛,上谷自始至终固若金汤。
C.作者认为重新巩固边防的方法应该是稳定军队,厚待士卒,并且配之以坚甲健马,如此则边防无忧。
D.作者写作此文意在向当政者进谏边防守卫策略,同时请求当政者对唐河店老妇的英勇行为进行表彰。
小题5:断句及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3分)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
②(3分)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选自《孟子·离娄上》)
(1)缺少仁德的人常常是把常人所认为的危险、灾祸和国家的灭亡自认为是“安全的”“得利的”和“快乐的”,因此才使得“           ”,这也就是所谓的“       ”,像这样的人,是难于在世间流芳百世的。(用原文回答)(2分)
(2)孟子引用《太甲》中的话,要说明什么道理?(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窦桂娘
烈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①,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去。将出门,顾其父曰:“慎无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尝谓希烈曰:“忠而勇,一军莫如陈先奇。其妻窦氏,先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妹叙齿,因徐说之,使坚先奇之心。”希烈然之。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谓曰:“为贼凶残不道,迟晚必败,姊宜早图遗种之地。”先奇妻然之。
兴元元年四月,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桃者。桂娘白希烈子,请分遗先奇妻,且以示无事于外。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殡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桃。先奇发丸见之,言于薛育曰:“两日希烈称疾,但怪乐曲杂发,昼夜不绝,此乃有谋未定,示暇于外,事不疑矣。”明日,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兵噪于牙门,请见希烈。希烈子迫出拜,曰:“愿去伪号,一如李纳。”先奇曰:“尔父悖逆,天子有命。”因斩希烈及妻子,函七首以献,暴其尸于市。后两月,吴少诚***先奇,知桂娘谋,因亦***之。
请试论之。希烈妇桂娘者,但劫之耳。希烈僭而桂娘妃,复宠信之,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此诚知所去所就,逆顺轻重之理明也。能得希烈,权也。姊先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六尺男子有禄位者,当希烈叛,与之上下者众矣,此岂才力不足耶?盖义理苟至,虽一女子可以有成。
[注]①李希烈:唐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使,奉命讨伐割据淄青的李纳,反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建中四年底攻入汴州,旋称楚帝,年号武成,不久为刘洽所败,逃归蔡州,后被部将陈先奇毒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出门,顾其父曰顾:回头看
B.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谓曰间:暗暗地
C.函首以献,暴其尸于市函:木匣子
D.希烈僭而桂娘妃僭:僭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②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①请分遗先奇妻,且以示无事于外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①知桂娘谋,因亦***之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①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②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3:下列选项中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A.①将出门,顾其父曰②委命下吏
B.①暴其尸于市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希烈妇桂娘者,但劫之耳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①六尺男子有禄位者②未之有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慎无戚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得希烈,权也。姊先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纪纲,临邑人,为诸生。燕王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王与语,说之。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纲觇帝旨,广布校尉.日摘臣民阴事。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纲用指挥庄敬、袁江等为羽翼,诬逮浙江按察使周新,致之死。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将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籍故晋王、吴王,没金宝无算。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欲买一女羽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其首,脑裂几死。腐良家子数百人,充左右。诏选妃嫔,试可,令暂出待年,纲私纳其尤者。吴中故大豪沈万三,洪武时籍没,所漏赀尚富。其子文度蒲伏见纲,进黄金及奇宝异锦,愿得为门下。纲乃令文度求索吴中好女。文度因挟纲势,什五而中分之。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遂谋不轨。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具有状。即日磔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
(节选自《明史》)
注:①燕王:即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②射柳:古代一种游戏,射柳比武。③磔(zhé):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辟诡黠便辟:能说会道,逢迎谄媚
B.命优童奏乐奉觞优童:各方面表现好的儿童
C.籍故晋王、吴王籍:没收入官
D.器物僭乘舆僭:超越身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罄其资乃已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纲私纳其尤者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文度因挟纲势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什五而中分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纲既精于骑射,又能说会道,善长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因而受到燕王宠爱,从而飞黄腾达。
B.纪纲利用皇帝的信任,培植党羽,构陷他人,巧取金帛,还胆大妄为,数出矫诏,豪夺官盐。
C.纪纲后来野心愈加膨胀,竟然服王服,令人呼之万岁,又擅自选妃嫔,私造兵器,觊觎帝位。
D.纪纲指鹿为马,试探众人反应,得逞后开始谋逆,但终被恨他的人揭发,落得被分尸的下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将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5分)
(2)“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举国伤惜。
(《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慷慨:大方、爽快
B.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案:查办
C.吏人诣阙请留之诣:到……去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寇:侵略
小题2: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种皓“好立功立事”的一项是(3分)       (   )
①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②宣恩远夷,开晓殊俗
③皓乃手剑当车,曰:“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④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先宣恩信,诱降诸胡    ⑥去烽燧,除候望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种皓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B.种皓担任刺史敢做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皓,种皓被免官。
C.种皓由凉州刺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许。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众一直送到汉阳地界。
D.种皓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皓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
小题4: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②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