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口之家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媒人去数日 ⑤识盈虚之有数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②④
小题2: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
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6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4: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孟子分别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哪三条措施?(6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
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谨”1分,“申”1分,“庠序之教”1分,
“孝悌之义”1分,“颁白者”1分,“负戴”1分)
小题1:(6分)第一段:(3分)①不违农时 ②数罟不入洿池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每点1分)第二段:(3分)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②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每点1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何武者,寿之骁卒也,故为步卒将,戍霍岳。岳产名荈①,有负其贩者,多强暴民。民不便,必诉于将。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俟薄围②,将申太守,请***之。强暴之党惧且死,乃诬诉武于寿守,且曰:“不顺守命,擅生***于外。”寿之守严悍不可犯,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之。至是,闻武罪,如乳虎遇触、怒蝮遭伤,其将害也,可知矣。乃命劲将勇卒囚武至府。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至则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又肢体魁然,乃投石拔距③之类也,守雅爱是类,翻然释之,黜其职一级。武曰:“吾今日不归地下,真守之赐也。请得以命报。”居未久,寿之指邑曰枞阳,野寇四起,其邑将危。武请于守曰:“此真某毕命之秋也。”守壮之,复其故职,奉命为贰将,领偏师,自间道入枞阳。不意伏盗发于丛翳间,兵尽骇逃,武独斗死。
(皮)日休曰:武之受谤,不当其刑,况其死乎?如非武心者,纵免死,其心不能无愤也,况感分用命哉?呜呼!古之士事上遇谤,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必以愤报。破家亡国者可胜道哉!春秋弑其君三十六,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武一卒也,独有是心。呜呼!今之士事上当职,苟遇谤遭辱无是心者,吾又不知武一卒也。
(唐•皮日休《何武传》)
注: ①荈(chuǎn):晚茶。      ②薄围:文状聚齐。      ③投石拔距:一种练武游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械:用镣铐拘禁
B.况感分用命哉分:区别、区分
C.当职遭辱,苟其君免之当:主持、执掌
D.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致:导致、招致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何武在遭到冤枉时却能“其心无愤”的一组是
①武之至也,责其强暴者,尽擒而械之       ②守怒而责武以其过。武善媚对
③此真某毕命之秋也                       ④守壮之,复其故职
⑤兵尽骇逃,武独斗死。                   ⑥武一卒也,独有是心。
A.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⑤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霍山盛产有名的晚茶。那些贩卖茶叶的人大多强暴、欺侮百姓,何武作为步卒将到任后,责令被欺辱的百姓擒住他们并严惩。
B.何武因受到他人的诬告,被囚禁到州府。太守怒气冲冲地指责何武的过错,何武不仅没申诉,相反还很好地顺着太守的意思应对。
C.面对太守的指责,何武没有冒犯太守的威严;再加上太守和何武都非常喜欢一种练武的游戏,因而何武被无罪释放。
D.何武遭遇诽谤却心无怨愤,反能为对方献出生命,其宽广的胸襟实在异于常人。正出于赞颂何武胸怀的这一目的,皮日休创作了本文。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之。(5分)
(2)武固知理可申,然不夺守严悍,必当受枉刑,乃乐而俟死矣。(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王仁堪,字可庄,福建闽县人,尚书庆云之孙。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督山西学政,历典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入直上书房。时俄罗斯索伊犁,使臣崇厚擅定条约,仁堪与修撰曹鸿勋等合疏劾之。太和门灾,复与鸿勋应诏陈言,极论时政。其请罢颐和园工程,谓:“工费指明不动正款,夫出之筅库①,何非小民膏血?计臣可执未动正款之说以告朝廷,朝廷何能执未动正款之说以谢天下?”言尤切直。
  十七年,出为江苏镇江知府。甫下车,丹阳教案②起,由于教堂发见孩尸。仁堪亲验孩尸七十馀具,陈于总督刘坤一曰:“名为天主教堂,不应有死孩骨。即兼育婴局,不应无活婴儿。传教约本无准外国人育婴之条,教士于约外兼办育婴,不遵奏行章程,使地方官得司稽察,祸由自召。请曲贷愚民之罪,以安众心;别给抚恤之费,以赡彼族。”坤一迂之,卒定犯罪军流有差。时外使屡责保护教堂,仁堪请奏定专律,谓:“条约无若何惩办明文,每出一事,任意要挟。宜明定焚毁教堂,作何赔偿;***伤教士,作何论抵;以及口角斗殴等事,有定律可遵。人心既平,讹言自息。”英人梅生为匪首李鸿购军火,事觉,领事坐梅生罪仅监禁,仁堪上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论之。又洋人忻爱珩遍谒守令,募捐义学,无游历护照。仁堪请关道送领事查办,复议无照私入内地,应按中国律法科罪。虽皆未果行,时论韪之。
  郡地多冈垅,旱易成灾,仁堪以设渠塘为急务,不欲扰民,捐廉为倡。驰书乞诸亲旧,商富感而输助,得钱三万缗,开塘二千三百有奇,沟渠闸坝以百计。
  十八年秋,丹阳大祲,恩赈之外,劝绅商捐赀,全活甚众。又假官钱于民,使勿卖牛,名曰牛赈。
  调苏州,已积劳致疾,日坐谳局清积案,风采动一时。甫三阅月,猝病卒,时论惜之。镇江士民列政绩,箐请大吏上闻,谓其“视民事如家事,一以扶植善类、培养元气为任,卓然有古循吏风。”诏允宣付史馆立传,以表循良。   
  (选自《清史稿·列传266》)
  【注释】①筅库:仓库。②丹阳教案: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二十五日,江苏丹阳百姓发现教会墓地埋葬儿童尸首七十余具,育婴堂内亦无一活婴,遂群起将教堂焚毁。官府速派兵弹压,激起了丹阳一带的反洋教反满清斗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典贵州……乡试典:主持
B.甫下车甫:刚刚
C.坤一迂之迂:迂腐
D.又假官钱于民假: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请罢颐和园工程吾其还也
B.夫出之筅库夜驰之沛公军
C.陈于总督刘坤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扶植善类、培养元气为任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时俄罗斯索求伊犁,出使的大臣崇厚擅自签订条约,王仁堪和翰林院修撰曹鸿勋等人合上奏疏弹劾他。
B.丹阳教案时,王仁堪请求刘坤一能宽恕百姓,以安抚民心;另外发给百姓抚恤费,用来赡养他们的家族。
C.光绪十八年秋天,丹阳发生大灾,王仁堪除赈济之外,又劝士绅商人捐资救灾,得以保全活下来的人很多。
D.王仁堪调任苏州时已积劳成疾,但每天都处理积案,上任刚满三个月,突然病逝,当时的人们都很惋惜。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计臣可执未动正款之说以告朝廷,朝廷何能执未动正款之说以谢天下?(3分)
  (2)虽皆未果行,时论韪之。(3分)
  (3)视民事如家事,一以扶植善类、培养元气为任,卓然有古循吏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语句中画线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祖母刘氏早就被疾病缠绕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却不把它当作教训
C.“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先生您是这样说的
D.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房屋遍地,有不少官宦人家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由自知哉?荆成、齐庄不自知而***,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败莫大于不自知。
魏文侯燕饮,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以座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有司过之士过:过失
B.魏文侯燕饮燕:通“宴”
C.次及翟黄次:依次
D.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微:卑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 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夫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人本来就不能了解自身,君主尤其严重
B.文侯不说,知于颜色——魏文侯嘴上不说,但知道任座是给自己颜色看
C.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忠臣竭尽他的忠心,却不敢远离君主而获罪死亡
D.终以座为上客——最终把任座待为上等宾客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设立辅佐自己的大臣,设立负责批评教育的老师,就是用来指出天子的过失的。
B.尧设置了进谏的鼓,舜设立了供人书写批评意见的木牌,可还是担心自己有错不能自知。
C.任座认为魏文侯得到了中山之地没有封给弟弟却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不是贤德的君主。
D.翟黄以为任座直谏得罪了君主,会死在宫门外,出去见他还活着,就把他召进了宫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曰:“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环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然诺,好周人急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诣谭往见
C.谭谢不纳,母大困道歉
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给……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竟绐以他事辞去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秦王为赵王击缶
小题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shěn)由也
C.妇啼一何苦D.何故而至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一再用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4分)
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②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