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小题。(17分)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小题。(17分)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 乐恢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   )                  (2)诸公其行(  )
(3)其不测(  )                             (4)子己为郎中(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事博士焦永   B恢谢不与交通   C帝始亲事   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诸公多行尔无忘乃父之志
B.称疾乞骸骨今其智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
D.窦宪是风厉州郡迫胁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小题5: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2分)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恢 以 意 不 得 行 乃 称 疾 乞 骸 骨
小题6:本文表现了乐恢                的品质。(2分)
答案

小题1:(1)拘禁 (2)称赞  (3)结果  (4)任命;赐与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1) (2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2)(3分) (乐恢死后,为他)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十分悲痛。
小题1: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 恢 以 意 不 得 行,乃 称 疾 乞 骸 骨
小题1:刚直不阿;忠心耿耿;勤奋好学。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注意其多义性,结合文本作答。
小题1:本题考查古今异义。博士在古代指官职,现在指学位。交通古为交往,现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亲事古指亲自做某事。现指婚事。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他的/一定B于是/竟然C连词表并列D于是/通过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1) 关键点:补主语、阿、固定格式“无所” (2) 关键点:定语后置、庶众、痛伤。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可从前提和结果的关联分析。
小题1:可结合文本进行概括,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要成为有名的儒生。后来在本郡做官。回来后,乐恢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耿耿,(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小题。(17分)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1分)
读李翱文 欧阳修
①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②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感二鸟赋》,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韩愈之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之心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③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注】①疏:注释。②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又诧异李渊能用一支军队取得天下。神尧,指唐高祖李渊,他的谥号为“神尧皇帝”。③贱远:指职位低贱、被朝廷贬斥在远方的人。这里暗指范仲淹等。小题1:第①段作者“始读翱《复性书》”后不以为然;“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后的看法是                        ;“最后读《幽怀赋》”后的感受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小题2:阅读第②段,比较韩愈写《感二鸟赋》和李翱写《幽怀赋》“之心”有何不同。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韩愈之心”:                                             
“翱之心”:                                                   
小题3:对本文写作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题发挥B.以小见大C.抑扬结合D.对比映衬
小题4:宋代李涂说,欧阳修许多论及时政的文章“有‘呜呼’二字,固是世变可叹”。本文与《伶官传序》都有“呜呼”二字,请概述其所感叹的内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小题1:对下列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之以严刑  董:监督
B.谦冲而自  牧:调养
C.慎始而终  敬:敬重
D.能而任之  简:选拔
小题2:下列加线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克终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根不固求木之长垂拱
C.岂取之易守难乎臣闻求木长者
D.而况明哲乎青取之
小题3:下列“六思”中,全都针对唐太宗贪图享乐的一组是(3分)
①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⑤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⑥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⑥D.①⑤④
小题4: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与写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
B.本疏先譬喻论证“积德义”之重要;后数“竭诚”之善,明“傲物”之恶,彰“载舟覆舟”之力,强调“积德义”之必要;再分条列出“十思”之内容。
C.本疏以义为轴,以劝谏太宗“十思”为主意;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俪工整,华美流畅。
D.魏征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15分)
⑴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3分)
⑵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3分)
⑶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3分)
⑷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3分)
⑸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小题1:下列各组中加线实词的解释(括号内),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可(穷尽)记西伯拘而演(推演)《周易》
B.不韦(迁徙)蜀,世传《吕览》草创未就,会(适逢)遭此祸
C.(考订)其成败兴坏之理 则仆偿前辱之责(责任)
D.仆(确实)已著此书垢弥(满)甚耳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司马迁“忍辱而苟活”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①思垂空文以自见        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③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④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⑤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⑥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小题2: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以抒发满腔的愤激之情。
B.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C.最后司马迁针对任安的指责,陈述了自己艰难的处境及其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
D.司马迁虽有为写史而活的决心,但从他复信的最后几句还是可以看出他满腔的愤怒之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13分)
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3分)
⑵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3分)
⑶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4分)
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20分)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丧:交互子孙之不甚惜:对待
B.思厥祖父: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赂秦耶:全部,一概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迅速终继五国灭:改变
D.后秦击赵者:第二次以天下之大:如果
小题2:选出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   )
A.日削割,以趋于亡强者夭而病者
B.驼种树李牧连
C.不有佳,何伸雅怀一夫
D.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天下之民
小题3: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赵尝五战于秦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D.祸患常积于忽微且何谓阁子也
小题4:下列加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岂非人事B.不抑耗其实而已
C.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D.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4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21分)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四阅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
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尝曰:“治盗必真心卫民,身虽不能及者,精神及之,声名及之。”终任,盗风屏息。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民呼李教官,又呼为李青天。调冠县,迁胶州,浚云、墨二河。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巡抚琦善特荐之,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
调沂州,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能对百姓,后然可以教百姓。”属吏皆化之。沂郡产檞树,劝民兴蚕,建义仓备荒,捕盗如为令时。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修防必躬亲。属厅请浚淤沙,需银五万,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
五年,迁浙江盐运使,未几,调山东。时盐业疲累,充商者多无籍游民。文耕知其弊,请分别征缓,以纾商力。责富商领运,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课渐裕。七年,擢湖北按察使,复调山东。严治胥役,诈赃犯辄置重典。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数月,积牍一空。谓:“山东民气粗而性直,易犯法,亦易为善,故教化不可不先。”
居三岁,调贵州。州县瘠苦,希更调,不事事。适权布政使,请以殿最为调剂,俾久任专责成。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绸,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十三年,休致归。
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在山东久,民感之尤深,殁祀名宦。
(《清史稿·李文耕传》 
注:①窝顿:盗匪多的地方。②殿最:古代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殿”指政绩差,“最”指政绩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盗风屏息终:终于
B.云、墨二河浚:疏通
C.以商力纾:缓解
D.渐裕课:赋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民受害尔无忘告乃翁
B.官累,不得归夫夷近,则游者众
C.勉以为己学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易安
D.重利薄伦常吾尝终日思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东任职期间,李文耕认为山东百姓脾气粗犷,性子刚直,容易犯法,也更容易向善,
所以应先实行感化。
B.调任贵州后,李文耕请求朝廷能用官员考绩作为调剂官员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使他的任期
能够长久。他还扶持农桑,教百姓纺织。
C.李文耕在邹五年中,肃清盗贼有自己的方法,他让捉盗贼的差役生活富足,不受盗贼的引
诱利用,并且亲自巡查,最终使盗贼消失了。
D.李文耕治理水患非常出色,修筑防水设施,一定要亲临现场,做兖沂曹道时,为朝廷节约
了五万两银子。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2分)
⑴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4分)
⑵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4分)
⑶教化本于身,能对百姓,后然可以教百姓。(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