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8分)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8分)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又尝过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剌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郞,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尝徽士何胤过:责备
B.相钦重雅:向来
C.淡然无营:谋求
D.当时之荣:认为……是荣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时太守衡阳王亦造故不列于后焉
B.王荔有高尚之志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
C.荔制碑乃敕宝应求寄
D.居止俭素文帝哀而谓曰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     )
①荔辞日:“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     )
①荔辞日:“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以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②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又以荔蔬食积久/非赢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令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小题1:①虞荔随问随答(或立即、立刻、马上),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垂感到十分惊奇(诧异)。
②文帝十分器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看望询问他。
解析

小题1:过:拜访
小题1:乃:于是,副词 A.代词,相当于“之”译为“他”/句末语气助词;  B.介词,因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小题1:④表现他的才能,⑥表现他对弟弟的牵挂
小题1:“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不符合文意,应是“衡阳王征召他当主簿”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虚词:所、曰、乃等。4分,该断不断、不该断断了均算错,每错3处扣1分。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①3分,“辄”1分, “异”1分,句意1分②3分,“引”1分,“顾问”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祖父虞权、在粱朝任延尉卿、水嘉太守。父亲虞检,任平北始兴王咨议参军。
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操守。九岁那年,随从堂伯父虞阐去探望太常陆垂,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佳觉得他很奇异。又曾经拜访不就朝廷征聘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造访他,何胤把虞荔的情况告诉衡阳王,衡阳王要见虞荔,虞荔推辞说“没有名片(担任官职),不可拜见。”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向来敬重他,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到成年时,有美好的风度仪表,博览古代典籍,善于作文章。脱去平民布衣,被任命为法曹外兵参军,兼任丹阳诏狱正。梁武帝在京城西边设置士林馆,虞荔于是写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命令将碑文刻石,陈列于馆中,又任用虞荔做士林学士。不久任用为司文耶,升为通直散骑侍耶,兼任中书舍人。当时梁武帝左右任职的官员;多参与权力中枢,朝廷内外的军政大事,互相间交错兼管,惟有虞荔和顾协淡泊地退避,居住在宫中西边的官署里,只因为通晓文史为人所知,当时号称清白。接着主管大著作的职务。
当初.虞荔的母亲随虞荔进入台城,死于台城中,不久台城失陷,哀情丧礼无法表示,虞荔因此终身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虽所担任职务待遇高而重,但是生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谋求。文帝十分器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看望询问他。虞荔性格深沉谨慎,少说话,凡是进谏献上可行的意见除去不可行的做法,这万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会列在别人之后。
那时虞荔的第二个弟弟虞寄居住在闽中、依附陈宝应,虞荔每次谈到他就流泪。文帝哀怜地对他说”我也有弟弟在远万,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知道。”于是下发诏令给陈宝应索要虞寄,陈宝应最终不肯遣送。虞荔因此而伤感生病,五帝几次亲往看望。命令虞荔将家中人搬进官署居住,虞荔认为宫中不是私家居住的处所,请求留居城外,文帝不许可,于是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舆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又因为虞荔吃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疲病的折磨,文帝于是下诏令说:“能诚心地穿布衣吃素食,是应当作为高尚的节操,你年纪已经老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准固执地遵守你所持有的布衣素食的做法。”虞荔最终不听从。天嘉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文帝对此感到十分哀伤惋惜,赠给他侍中的名衔,谥号叫做德子。到他的丧枢送还故乡时,文帝亲自出来送行,当时的人认为是很荣耀的事。
核心考点
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8分)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登,武定侯英孙。正统中,从沐斌征腾冲,迁署都指挥佥事。十四年,车驾北征,扈从至大同。朱勇等军覆,仓猝议旋师。登告学士曹鼐、张益曰“车驾宜入紫荆关”,王振不从,遂及于败。当是时,大同军士多战死,城门昼闭,人心汹汹。登慷慨奋励,修城堞,缮兵械拊慰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曰:“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八月,也先拥帝北去,经大同,使袁彬入城索金币。登闭城门,以飞桥取彬入。登与侍郎沈固、给事中孙祥等出谒,伏地恸哭。以金二万余及宋瑛等家资进帝,以赐也先。是夕,敌营城西。登谋遣壮士劫营迎驾,不果。明日,也先拥帝去。
景帝监国。景泰元年春,侦知寇骑数千,自顺圣川入于营沙窝。登率兵蹑之,大破其军,边将自土木①败后,畏缩无敢与寇战。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军气为之一振。
四月,寇骑数千奄至,登出东门战。佯北,诱之入城。伏起,敌败走。六月,也先复以二千骑入寇,登再击却之。越数日,奉上皇至城外,声言送驾还。登与同守者设计,具朝服候驾月城内,伏兵于城上,俟上皇入,即下月城②闸。也先及门而觉,遂拥上皇去。
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及每至辄败,其气慑,始有还上皇意。上皇既还,二年,登以老疾乞休,登初至大同,士卒可战者才数百,马百余匹。及是马至万五千,精卒数万,屹然成巨镇。登去,大同人思之
初,英宗过大同,遣人谓登曰:“朕与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登奏曰:“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英宗衔之。及复辟,登惧不免,首陈八事,多迎合。寻命掌南京中府事。明年召还。言官劾登违召,鞫实论斩。宥死,降都督佥事。宪宗即位,诏复伯爵。
登无子以兄子嵩为子登谪甘肃留家京师嵩窘其衣食登妾缝纫自给几殆弗顾登还欲黜之以其婿于会昌侯尝活己隐忍不发及卒嵩遂袭爵。
                                    (节选自《明史·列传六十一》,有改动))
【注】①土木:即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英宗前往大同亲征瓦剌失败,在土木堡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②月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半圆形小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硃勇等军覆,仓猝议师旋:快速
B.是夕,敌城西营:扎营
C.也先复以二千骑入寇:敌军
D.及复辟,登惧不免:逃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振不从,遂及败自顺圣川入营沙窝
B.登闭城门,飞桥取彬入金二万余及宋瑛等家资进帝
C.军气之一振也先欲取大同巢穴
D.大破军及每至辄败,气慑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郭登战功卓著的一项是(3分)
①登慷慨奋励,修城堞,缮兵械 ②以金二万余及宋瑛等家资进帝,以赐也先
③登率兵蹑之,大破其军       ④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
⑤及是马至万五千,精卒数万   ⑥登去,大同人思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自率军北征,郭登奉命担任随从护卫,前往大同。由于战况危急,郭登建议让英宗进入紫荆关,但王振并未听从。
B.英宗被虏后,由景帝代理朝政。景泰元年春天,郭登侦察得知敌人行踪,于是率兵跟踪偷袭,大败敌军,极大地鼓舞了明朝军队的士气。
C.当初,元军统帅也先挟持英宗经过大同,派袁彬进城索要金币,郭登紧闭城门,但在当天晚上又密谋派人劫营救驾。
D.英宗重新即位后,将郭登定为斩首死罪,后来死罪虽被免除,但被降职为都督佥事。之后,英宗又下旨恢复郭登的伯爵之位。
小题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无子以兄子嵩为子登谪甘肃留家京师嵩窘其衣食登妾缝纫自给几殆弗顾登还欲黜之以其婿于会昌侯尝活己隐忍不发及卒嵩遂袭爵。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拊慰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3分)
②朕与登有姻,何拒朕若是?(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强援盖:因为。B.暴秦之欲无厌:讨厌。
C.终继五国灭迁:改变。D.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小题2: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②丹以荆卿为计 ③牧以谗诛 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⑤智力孤危 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⑤
小题3:对这篇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5分﹚
﹙2﹚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小题1: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痛汉负:辜负B.子卿不欲降,何以陵过:责备
C.兄弟亲近亲近:亲近的臣D.自已死久矣分:料想
小题2: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武置酒设乐②世大戮
B.①赐钱二百万葬②臣无祖母,无至今日
C.①陵与卫律之罪上通天②鹏之徙南冥也
D.①泣下霑衿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河去淹死了。骑马的宦官畏罪逃走。皇上命苏武的大哥奉车都尉苏嘉去追捕,结果他人没抓到,恐惧得服毒自杀了。
B.李陵劝说苏武“人生短暂,何必苦了自己”。他以自己为例,说刚投降时也是像发了疯一样,后来也就习惯了,希望苏武能听听自己的建议。
C.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在常惠见了汉使后,汉使以天子射雁得帛书为辞,才让匈奴最终将苏武等人放回汉朝。
D.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3)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请”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奏瑟B.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C.因跪秦王D.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窃,偷偷地。
B.秦王不,为一击击怿,高兴。
C.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为,演奏。
D.相如召赵御史顾.回头。
小题3: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柳子厚墓志铭 (节选)     韩愈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俗以男女钱         质:抵押,典当
B.令书其,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佣:佣工酬劳
C.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中     遣:派遣
D.而梦得在堂          亲:母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自肆于山水间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足相当,使归其质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C.其土俗,为设教禁
相如持璧却立
D.请于朝,将拜疏,愿柳易播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小题3:对文中浪线处未标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在知道刘禹锡不会远遣播州时,才故作姿态以求声名,引起作者不满,于此暗加讥评,体现了作者对人物评价的客观公正。
B.摹写人世势利凶险情状,可谓穷形尽相,意在表达对官场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和尖锐抨击。
C.这段文字应用了对比手法,借摹写官场中势利凶险、落井下石情状,高度评价柳宗元的高尚节操。
D.这段文字成功应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使这段抒情议论生动活泼,极见文采。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4分)
(2)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3分)
(3)虽重得罪,死不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