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村落嫁娶图记(明)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 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 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舞女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从事京师锦衣从事:任职。
B.丹青    工:主管。
C.予以此图之 质:询问。
D.礼宜昏   昏:结婚。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  )
A.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
B.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C.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D.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4分)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4分)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⑴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⑵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阳光。
⑶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
解析

小题1:工,擅长。本题考了实词,有些是我们在课本中学过的,如“从事、工、质”,但意义不一样,需要我们在语境中推断合理的解释;“昏”则考了通假。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小题2:A项第二句是路人旁观看热闹的;B项第一句所描写人物,虽然也在嫁娶场面中,但并不理解“送亲”的意义,和“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不同,更多的是看热闹,注意题干中“送亲”“迎亲”是加了引号的,意味着必须是和“送亲”一事相关。第二句中的两个童子,则是瞭望报讯的,和“迎亲”一事相关。但这一选项有相当的迷惑性,若无更明确的选项,这项可为备选答案。D项第一句写迎亲一方的。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小题3:断句首先要依据句子的结构,断开后不能有残缺或赘余;其次要注意句首句末的常用词语。在“文债”后增加一处停顿更好。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断句。
小题4:第一句:家,居住。谙,熟悉。第二句:苦,为……所苦,苦于。前“以”,表时间介词,在。后“以”,来。第三句:或,有的。然,这样。须,名词作动词用,长胡须。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附译文】
村落嫁娶图记 
某年春天的二月,我在京师锦衣卫任职,。周君拿出所說的《村落图》给我看,看他的神色,好像非常喜欢的样子。(他)请求说:“你一定要替我为它写篇记。”重复请求了多次。(申:重复)于是就把它放到巾箱中就带回去了。
回去后临近年底了,还不知这幅画的底细。有个姓华的读书人,世代住在江北,非常熟悉村落的情况。擅长画画。(他)来拜访我,我拿出这幅画向他请教,说:“你懂画画,就像我懂写文章一样。冒昧地问一下,身为女性却骑在牛身上,为什么呢?”(他)说:“这是农家出嫁的女子,不能(替她)准备轿子,就用牛作了代步的工具。一个仆人牵着牛走,是疼爱他的女儿,不让她自己控制牛。骑的牛也是她到婆家的见面礼。”(我又问:)“又有一个仆人拿着伞来护着她,为什么呢?”回答说:“婚礼应该在黄昏的时候举行。到了黄昏的时候呢,农家苦于油灯蜡烛的花费大,送嫁迎娶就安排在白天了。用伞来遮挡阳光,也是疼爱她啊。一个老妇紧帖在牛头边走着,一个老头在牛后面慢慢地跟着,是送女出嫁的父母。一个年纪更大的老头柱着拐杖站着,一个年纪更大的老妇站在门口望着。一个小孩稍大点,牵着一个更小的幼儿,指着前面的情形说给他听。所有人神色都像抽噎流泪的样子,是因为离别而伤心。牛前面四个人吹吹打打,是婆家派来迎娶新娘在前面引路的。路边上有两头驴,一前一后地走,骑在驴上的,是乡村中的女艺人。跟在驴后面用胳膊夹着筝和琵琶的,是乡村女艺人的仆人。又有盘坐在小车边上的,是赶车人。全都是和新嫁娘不期而遇看热闹的。离那个林子不远,将又要经过一座林子,两个小孩欢呼跳跃着去报讯。一个女人从篱笆内出来,手上抱着一个婴儿,又有一个小孩牵着她的衣服走。农田里有两个农夫,正在锄草又停了下来。这些人都是碰见这事在说说笑笑的。”(我又问:)“离这个地方很远,又有一片林子很茂盛。竹篱茅屋,也和出嫁女子的家差不多。门外有个男子,穿着体面,又有胡须,谦恭地站着,是谁呢?”(回答说:)“这个人是她的夫婿啊。古时男子三十岁娶妻,近代只有农家有时这样,所以已到壮年而且长了胡须。站在那里等候,是要引导新妇进家门。两个妇女上前来咨询,是新娘的妯娌一辈的。她们将要上前去慰劳新娘的父母,并且迎接他们。两个人提着酒坛,一个人拿着酒壶,(这)是迎接慰劳新娘家人的用品。一个女仆跟在后面,是防备有事情要使唤。两个小孩高矮不一,跟在后面,那个稍大点的指着前面告诉小点的小孩,像是在说新娘子到跟前了。一个老婆婆在门口站着张望,是在观望情形探听消息,以便应付迎新礼仪上有什么紧急的事情。”
我听说这些,开玩笑说:“你真是个乡村中的人啊,对乡村了解得这样真切。我也不用尽心尽力地另行构思文章了,就用你的话给这幅图画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行吗?”华生笑着说:“这就是所说的一根草茎(经您一写成文章)就变成了一丈六尺高的金塑之身了,有什么不可以呢?”当时天很冷,就叫随从的人用嘴呵气融解冻了毛笔,写下了这些话。
(选文生活气息浓厚,民俗色彩强烈,似乎是在高考中第一次见到这类文章。选文语言质朴无华,但对画面的介绍条理清晰,画中场景历历在目,场中人物神态毕现,相关民俗也是娓娓道来,竟是一篇难得的奇文,体现了命题人独到的眼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村落嫁娶图记(明)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史弼传
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 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济活者千余人。
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弼不对。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
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从事:官名。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诏书恶党人       (2)乃敕断绝书属
(3)明府摧折虐臣       (4)九死不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
(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小题3: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小题4: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1)          ;(2)           。(2分)
小题5: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
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
②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于胸中
③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
【注】①滑:乱。②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③大来:指吉祥亨通。
小题1: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2: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3分)
小题3: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2分)
小题4: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2分)
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
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
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
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
小题5: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履祥字吉父,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训迪后学,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生。大德中卒。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移书学官,祠履祥于乡学。至正中,赐谥文安。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濂洛之学向:崇尚。
B.造诣益邃:精深。
C.履祥倾营购赀:钱财。
D.为一书勒:镌刻。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负经济之略余嘉能行古道
B.历历可据行使工药淬之
C.举先儒之言贰于楚也
D.履祥则亲得二氏徒慕君高义也
小题3: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4分)
(2)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4分)
小题4: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5分)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论语·尧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晶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梳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梳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爱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方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风事心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面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敬恒对曰:“游魂⑤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本书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恒皇恐,长跪   谢:感谢
B.访以海上事      访:询问
C.闽督肃然之     颔:点头同意
D.遂以此其家     落:使……衰败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提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通读经典,泰然自若。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那些出身商贾却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3分)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不劣,愠甚。(3分)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䁔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一直与我们同在。
小题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小题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