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共17分)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从兄忠,为中常侍,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不与忠交通。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共17分)
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从兄忠,为中常侍,苞深其门族有宦官,不与忠交通。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视事三年,政教清明,郡表其状,迁辽西太守。抗厉威严,名振边俗。以到官明年,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余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步骑二万,与贼对阵。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忠义!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殡敛母毕,自上归葬。灵帝遣使吊慰,封侯。
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小题1: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苞深其门族有宦官耻:以…为耻
B.垂当到郡,经柳城道:道路
C.视事三年,政教清明视事:执政
D.何得相顾,以忠义亏:损害、败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苞母及妻子遂所劫质②之奈何
B.①贼出母示苞②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C.①贼对阵②失其所,不知
D.①尔勉之②君知难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赵苞母子以弃孝尽忠相勉有关的一组是(    )
①苞率步骑二万,与贼对阵   ②抗厉威严,名振边俗③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     
④何得相顾,以亏忠义⑤苞即时进战  ⑥遂欧血而死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⑤⑥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
                                                                              
(2) 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 做儿子的没有功绩,想用微薄的俸禄早晚服侍你,不料给母亲带来灾祸. (2分)                                                                  
(2) 像这样,(我)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B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遣使迎母及妻子”内容大意可知,道,取道。所以选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均表目的连词“来”。A前者为被动句,被;后者为“是介词“对”的意思”;C前者为,跟;后者为动词,交往,友好的意思D前者其:副词,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后者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所以选B。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弃孝尽忠相勉有关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①体现的是赵苞军勇敢②体现的是赵苞的名声⑤体现的是赵苞的果敢⑥体现的是赵苞的孝③④体现的是弃孝尽忠。所以选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无状”、“图”、“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共17分)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从兄忠,为中常侍,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不与忠交通。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轨,字士则,周雍州牧、酂国公恭之子也。隋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后去官归于家。义兵起,轨聚众千余人,迎谒于长春宫。高祖见之,大悦,降席①握手,语及平生,赐良马十匹,使掠地渭南。轨先下永丰仓,收兵得五千人。从平京城,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谘议参军。时稽胡②贼五万余人掠宜春,轨讨之。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令之曰:“闻鼓声有不进者,自后斩之。”既闻鼓,士卒争先赴敌,贼射之,不能止,因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虏男女二万口。
武德元年,授太子詹事。会赤排羌作乱,与薛举叛将钟俱仇同寇汉中。拜轨秦州总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进封酂国公。三年,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许以便宜从事。属党项③寇松州,诏轨援之,又令扶州刺史蒋善合与轨连势。时党项引吐谷浑④之众,其锋甚锐。轨师未至,善合先期至钳川,遇贼力战,走之。轨复军于临洮,进击左封,破其部众。寻令率所部兵从太宗讨王世充于洛阳。四年,还益州。时蜀土⑤寇往往聚结,悉讨平之。轨每临戎对寇,或经旬月,身不解甲。其部众无贵贱少长,不恭命即立斩之。每日吏士多被鞭挞,流血满庭,见者莫不重足股。轨初入蜀,将其甥以为心腹,尝夜出,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每诫家僮不得出外。尝遣奴就官厨取浆而悔之,谓奴曰:“我诚使汝,要当斩汝头以明法耳!”遣其部将收奴斩之。其奴称冤,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后征入朝,赐坐御榻,轨容仪不肃,又坐而对诏,高祖大怒,诏下狱。俄而释之,还镇益州。
贞观元年,征授右卫大将军。二年,出为洛州都督。洛阳因隋末丧乱,人多浮伪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由是人吏慑惮,风化整肃。四年,卒官,赠并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降席:让出座席的西边。②稽胡:稽胡(jī hú ),古族名,“匈奴”的别种,又称“山胡”。③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④吐谷浑(汉语拼音:tǔ yù hún)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⑤蜀土:四川。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殿:冲锋,进攻
B.许以便宜从事便宜:见机行事
C.见者莫不重足股栗:颤栗,颤抖
D.人多浮伪浮伪:虚伪
小题2: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窦轨军纪甚严的一项是
①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     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
③或经旬月,身不解甲                     ④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
⑤每诫家僮不得出外                 ⑥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大业年中,窦轨辞官归家,后来各地义兵纷起反隋,窦轨也聚集了一千余人,后来前往长春宫归附唐高祖,得到唐高祖的礼遇,并得到高祖赐予的宝马。
B.当赤排羌作乱之际,身为太子詹事的窦轨与薛举手下的钟俱仇一同讨伐汉中。窦轨与叛贼连续作战大获全胜,剩下的叛贼全都投降了。因此窦轨被晋封为酂国公。
C.正当党项族侵犯松州时,窦轨应诏与扶州刺史蒋善合联手救援松州,蒋善合先到达钳川,奋力***敌,打败了党项所率领的精锐部队吐谷浑大军。
D.窦轨军纪甚严,就连成为自己心腹的外甥夜出未及时回营,也按军法处死;在处死家奴时候,监刑人员因犹豫不定也被窦轨处死以示法令严明。
小题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4分)
译文:                                                                   
(2)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竹溪逸民传
宋濂
竹溪逸民者,幼治经,长诵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驰骋,声闻烨烨,起荐绅间,意功名可以赤手致。忽抵掌于几,曰:“人生百岁,能几旦暮?所难遂者,适意尔。他尚何恤哉?”乃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复与尘世接。
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当明月高照,水光潋滟,共月争清辉,逸民辄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箫声挟秋气为豪,直入无际,婉转若龙鸣深泓,绝可听。箫已,逸民扣舷歌曰:“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沤起兮冲素波!”人见之,叹曰:“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
性嗜菊,种之满园,顾视若孩婴。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日入不倦。人让其留物,怒曰:“举世无知我,知我惟此花尔,一息自怡,尚可谓滞于物耶?”复爱梅。梅朵绿萼微吐,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移时目不瞬。且大言曰:“知我者惟菊,菊已谢我去,幸汝梅继之;汝梅脱又谢去,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白鹤山盖溪上诸峰云。
逸民年五十,益恬泊无所系,间私谓其友曰:“吾于世味愈孤矣,将渔于山樵于水矣。”其友疑其诞。逸民曰:“樵于水,志岂在薪?渔于山,志岂在鱼?是无所利也。无所利,乐矣。子以予果滞于梅与菊耶?”君子以其语近道,有类于古隐者。
史官曰:昔者李白与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徂徕山,世仰之以为不可狎近,因号为“竹溪六逸”。寥寥七百年后而逸民亦以竹溪自名,若出一辙,岂闻风而兴起欤?纵曰其地或殊,人之众独有异,高风绝尘,照映后先,其安有不同者欤?士之沉酣声利而弗返者,盍亦知所自警欤!夫自范蔚宗著《后汉书》以隐逸登诸史传,历代取法而莫之废者,其意又岂无所激欤?(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功名可以赤手致意:料想
B.人其留物让:责备
C.汝梅又谢去脱:凋落
D.私谓其友曰间:有时
小题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竹溪逸民志趣高雅、不同流俗行为的一组是(3分)
①造文蔚茂,喜驰骋          ②戴青霞冠,披白鹿裘    
③所居近大溪,篁竹翛翛然生  ④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  
⑤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      ⑥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逸民从小研读儒家经典,长大后学习诸子百家。某天忽然顿悟,觉得人生短暂,应该做最适合自己的心意的事,自此不再接近俗世。
B.逸民视菊花、梅花为人生知己,对菊花、梅花的喜爱近乎疯狂,而时人并不能真正理解他,甚至认为他沉溺于外物。
C.到了天命之年,逸民对尘俗更加淡泊,认为没有功利色彩的人生是快乐的。君子认为他的观点近于道,和古代的隐士相似。
D.作者认为古代史学家之所以都把隐逸者写入史传,是因为士人沉迷于名利难以自拔,希望以此激励人们淡泊名利。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5分)
⑵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移时目不瞬。(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至,即捕***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之。他奸豪复论***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县故土城,且圮卑:位置低下,低矮
B.给饥民粟,修筑俾:使
C.迁湖州知府,至甫:开始
D.御史以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2分)
①垦莱田八百余顷 ②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 ③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④以员外郎巡京辅 ⑤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⑥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A.①②⑤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
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
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不惮荒废政务,全力抗灾,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
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小题4: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
译文:                                                                             
(3)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
曾巩
元丰元年,巩为福州,奏疏曰:“臣所领内,知泉州事、尚书屯田员外郎陈枢,质性纯笃,治民为循吏,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故为郎久不迁。宜优进其官,以奖恬退。”于是天子特迁君尚书都官员外郎。
君为人恂恂蹈规矩,有善不自伐。于势与利无秋毫顾计心,于义所在侃然自任,人莫能及也。所至必兴学校,以教化为先。初尉鄱阳,令得盗五人,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令旌德,旌德之民岁输米于芜湖县仓,路回远,费甚,君请输钱以便民。谯县民输豆于会亭仓,以给驿行者。君复请输钱,以直给驿行者。罢县,民绝桥闭门留君,以间乃得去。泉州岁凶,君筑室止穷民,饥者给食,病者给医,人忘其穷。使者搜兵于闽,以益戍广西,君建言兵当搜者,父母老,或疾,至无他子,皆可听免,诏定著于令。余尝闻繁昌有大姓***人,州县不能正其罪。君时令旌德,或徙其狱属君,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人者论死,人以为尽其情。又闻君之令旌德也,州有所赋调,他县皆奉行,至旌德,令独计曰:“非吾土之所有也,非吾人之所堪也,不敢以赋民。”争或至十反。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州听然后止。后闻泉州旱,君图所以赈民者,欲预为具。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此君之事,余得之于耳目者也。
君字慎之,湖州长兴人。君进士及第,初尉饶之鄱阳,用荐者令抚之宜黄,避亲嫌,令宣之旌德,用荐者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亳之谯县。今上即位,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用荐者知越州司录。未至,丁父忧。服除,授三司盐铁判官。未至,丁母忧。服除,徙权发遣明州事。未至,又徙泉州,留再任,以疾请致仕,未报而卒。
君既行治高,世皆以谓宜不次用。然卒不得至中寿,而用止于此,其非命也夫!余与君好为最久,故不辞而铭君墓。辞曰:所处而安,绌外累也。所守而固,笃自强也。诗以铭之,其常存也。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课:考核
B.使者搜兵于闽搜:搜查
C.徙权发遣明州事权:暂代
D.诗以铭之,其常存也存:思念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君“所守而固”的一组是(3分)
①所至必兴学校              ②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
③君筑室止穷民              ④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
⑤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    ⑥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枢生性淳厚笃实,为人谦恭低调,从不夸耀自己的善行德政;为官以民为本,注重教化,体恤民生疾苦,曾多次为民请命。
B.陈枢担任谯县县令期间,曾为了减轻百姓输粮的负担,多次请求以纳钱的方式方便百姓,结果被免职,而百姓却设法挽留他。
C.陈枢颇有吏才,当世的人都认为朝廷应该破格重用他,但事实上他却因为性格耿直、家庭屡遭变故等缘故,仕途并不顺达。
D.曾巩与陈枢友情深厚,曾上书朝廷为陈枢久不升迁鸣不平。文中所叙写的陈枢的事迹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因而真实可信。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于势与利无秋毫顾计心,于义所在侃然自任,人莫能及也。(4分)
                                                       
⑵后闻泉州旱,君图所以赈民者,欲预为具。(3分)
                                                       
⑶留再任,以疾请致仕,未报而卒。(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嗜学,不事章句。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行之士,修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中道亡至京师,叩登闻鼓诉冤,不报。居贬所岁余,遇赦得释,迎母居京师,间出游丐以给养。久之,补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明道中,卒。
修性刚介,好论斥时病,诋诮权贵,人欲与交结,往往拒之。张知白守亳,亳有豪士作佛庙成,知白使人召修作记,记成,不书士名。士以白金五百遗修为寿,且求载名于记,修投金庭下,俶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且曰:“吾宁糊口为旅人,终不以匪人污吾文也。”宰相欲识修,且将用为学官,修终不往见。母死,自负榇以葬,日诵《孝经》、《丧记》,不用浮屠为佛事。
自五代文敝,国初,柳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天下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夫称能文者必曰穆参军。
庆历中,祖无择访得所著诗、书、序、记、志等数十首,集为三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幼嗜学,不章句事:研究B.中道至京师亡:逃跑
C.张知白亳守:太守D.自榇以葬负:背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求载名记寻程氏妹丧武昌
B.士谢,终不受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C.士白金五百遗修为寿耕植不足自给
D.居贬岁余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见明知
小题3:下列文言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A.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B.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C.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D.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4分)
(2)迎母居京师,间出游丐以给养。(4分)
(3)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