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今年3月,央视记者分三次把100封平信投入邮筒,以此对我国的平信邮递情况作一次调查。下面的表格是调查的结果,读后回答问题。(6分)平信类型寄发数量收到数量收到率...
题目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今年3月,央视记者分三次把100封平信投入邮筒,以此对我国的平信邮递情况作一次调查。下面的表格是调查的结果,读后回答问题。(6分)
平信类型
寄发数量
收到数量
收到率
寄发时间
收到时间
法定时间
寄发直辖市、省会城市
34
28
82.35%
3月1日
3月9日
3—6天
寄发省级以下城市
25
13
52%
3月2日
3月16日
5—9天
寄发乡村镇地区
33
22
66.67%
3月12日
4月6日
8—15天
寄发国外部分城市
8
4
50%
3月12日
4月7日
未规定
(1)根据此表,概括我国平信邮递的现状。(2分)
答:
(2)我国《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对平常邮件(包括平信)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这条法规合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4分)
答:
答案
(1)我国平信邮递丢失现象严重,且大部分信件的送达时间超过了法定时间。(2)略
解析

试题分析:(1)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2)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言之成理,语言通顺。
核心考点
试题【今年3月,央视记者分三次把100封平信投入邮筒,以此对我国的平信邮递情况作一次调查。下面的表格是调查的结果,读后回答问题。(6分)平信类型寄发数量收到数量收到率】;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是马鞍山二中标志设计入选的两个优秀设计方案。学校正在征求师生的意见。你更喜欢哪种方案?请说明这种设计方案的图案设计元素(校名和拼音字母可以省略)及寓意,并说出你推荐该方案的理由。(6分)

方案一                                   方案二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3分)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不超过30个字)。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_____,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②_____,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③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语言简洁,态度鲜明,不超过20字。(4分)
一家媒体进行“最刺耳明星广告”评选活动,读者纷纷以电话和邮件方式来“发泄”对明星代言广告的不满。请明星代言已成商家宣传产品的不二法则,而记者在调查后揭底,不少明星虽然代言了某产品,却从来不使用该产品,很多广告不能信。
点评: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是《窦娥冤》中的一段唱词: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甲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上面画线的甲句,《古名家杂剧》为:“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乙句)请比较甲、乙两句的优劣并说明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