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光的波粒二象性 >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数.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p=h/λ.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ν,则E=hν,p=h/λ=hν/c,被电子吸收后有hν=mev2/2,hν/c=mev.由以上两式可解得:v=2c,电子的速度为两倍光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为λ=h/p,p为物体运动的动量,h是普朗】;主要考察你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因为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B.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C.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论是电子不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子
D.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不变
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象,则(  )
魔方格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A.图象(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光屏处放上照相用的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可以预测
C.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D.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入:的氘核相向对撞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λ1+λ2)/2B.|λ1-λ2|/2C.λ1λ2/(λ1+λ2D.λ1λ2/|λ1-λ2|
“约索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成正比,即ν=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
题型:闸北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2e/hB.h/2eC.2heD.1/2he
有一真空中波长为6×10-7m的单色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此单色光的
(1)频率;
(2)的1个光子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