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撞击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碰撞”,如图所示.假设“坦普尔一号”...
题目
题型:淄博模拟难度:来源:
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撞击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碰撞”,如图所示.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运行周期为5.74年,忽略此次撞击对彗星运动的影响.下列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绕太阳运行的角速度恒定不变
B.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C.近日点处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的加速度
D.周期的平方与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量
魔方格
答案
A、彗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时,轨道半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要使面积相等,半径越小,在相等时间内彗星转过的圆心角越大,因此彗星的角速度越大,由此可知,彗星的角速度是变化的,故A错误;
B、彗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时,轨道半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要使面积相等,半径越小,在相等时间内,彗星转过的弧长越大,彗星的线速度越大,即在近日点,彗星的线速度大,故B错误;
C、太阳与彗星的质量不变,在近日点两者间的距离小,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彗星受到的引力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彗星在近日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加速度,故C正确;
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彗星然太阳做圆周运动时,周期的平方与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量,故D正确;
故选CD.
核心考点
试题【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撞击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碰撞”,如图所示.假设“坦普尔一号”】;主要考察你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题型:北京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知道飞船的运动轨道半径和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飞船的质量
B.宇航员从船舱中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减小,则飞船速率减小
C.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球的椭圆轨道上运动,在进入大气层之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
D.若有两个这样的飞船在同一轨道上,相隔一段距离沿同一方向绕行,只要后一飞船向后喷出气体,则两飞船一定能实现对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轨道可视作半径为r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
A.GM=
4π2r3
T2
B.GM=
4π2r2
T2
C.GM=
4π2r2
T3
D.GM=
r3
T2
题型:福建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B.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C.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大于库仑力
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境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平均密度的是(  )
A.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下落的高度H和时间t
B.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周期T
C.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D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D.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离火星表面的高度H和卫星的周期T
题型:顺义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