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感顿第二定律①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该图象不过坐标原点,其原因是______,图中F羡示的是______②某同学...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感顿第二定律

①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该图象不过坐标原点,其原因是______,图中F羡示的是______
②某同学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o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图丙中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m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分别控制一个物理量不变,看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当F为某一值时,加速度为零,知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
②在A点后依次取下一个相邻的计数点B、C、D、E,对应的刻度尺上的读数,
得出AC间距为1.60cm,CE间距为2.40cm
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不相等,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x=at2采用逐差法得出:
a=
△x
t2
=
xCE-xAC
4T2
=
0.024-0.016
4×0.022
≈5.0m/s2
故答案为: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最大静摩擦力.②5.0.
核心考点
试题【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感顿第二定律①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该图象不过坐标原点,其原因是______,图中F羡示的是______②某同学】;主要考察你对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物体质量m=2kg,它和底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静止开始受F=12N的水平力作用,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3秒内物体的位移的大小;
(3)3秒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冬天雪地上,两位同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造出一个方形的雪块,冬天雪地上,让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斜坡的底端沿坡面冲上足够长的斜坡(坡上的雪已压实,斜坡表面平整),发现雪块能沿坡面最大距离s=3.4m.已知雪块与坡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他们又测量了斜坡的倾角为θ=37°,如图所示.(sin37°=0.6,cos37°=0.8).求:
(1)雪块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雪块上滑时的初速度大小?
(3)2s末雪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小圆盘静止在一方形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圆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段为粗糙水平面,BC段为一水平传送带,两段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点,AB距离为s=2m.已知物块与AB段和BC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取10m/s2

(1)若给物块施加一水平拉力F=11N,使物块从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在传送带静止情况下刚好运动到C点,求传送带的长度;
(2)在(1)问中,若将传送带绕B点逆时针旋转37°后固定(AB段和BC段仍平滑连接),要使物块仍能到达C端,则在AB段对物块施加拉力F应至少多大;
(3)若使物块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并仍滑上(2)问中倾斜的传送带,且传送带以4m/s速度向上运动,要使物体仍能到达C点,求物块初速度v0至少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与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与M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0=10m/s,在坐标为X=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取10m/s2,求:

(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为多少?
(2)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