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或“涂归”...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或“涂归”。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由此可见唐代门下省
A.在中央处于枢纽地位B.具有监察职能
C.是中央的执行机构D.制约了皇权
答案
【答案】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门下省是唐初中央中枢决策机构之一;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做“封还”或“涂归”。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由此可见,唐初门下省的封驳之职能,多少能减少皇帝决策之失误,有利于君臣及各部门长官集思广益,共商国策,可以说在中央处于枢纽地位,A正确;BC说法错误;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或“涂归”】;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材料说明科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C.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行政效率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地理志·序》谓:“……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材料中“□”内应填写
A.宋B.元C.明D.清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设置十三部刺史分化相权
B.宋代设立三司使以分割丞相的财权
C.明太祖设置内阁限制宰相权力
D.清朝设军机处以履行丞相职能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贾谊《治安策》中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削夺王国的封地B.颁布“推恩令”
C.夺去王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