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新唐书》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技……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
材料二     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古来无道之君,好***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
(1)据材料一,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9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6分)
答案
【答案】
(1)原因:轻摇薄赋,反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9分,答出三点即可)
(2)态度:司马光肯定武则天;角度: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态度:赵翼否定武则天。 角度:武则天残忍好***(态度各1分,角度各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家——武则天的执政特征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劝农桑,薄赋徭”、“省功费、力役”、“剪除宗技……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等,可知,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主要得益于其执政理念的“多管齐下”,具体这样来认识:A.与民关系上:轻摇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人民得到很大实惠,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民心,扩大了统治基础;B.政治上,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反对派;C.历史潮流顺应上,顺历史潮流而动,严厉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统治基础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问主要考查对武则天的不同认识和评价。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司马光,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赵翼,好***者”等,秉承“一份材料一份结论”历史研究理念,可知,二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截然相反,源于二人所认识的角度不同。具体这样来解读:A.司马光肯定武则天。所持的角度是,肯定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是难得的贤君明主;B.赵翼否定武则天。所持角度是,武则天残忍好***,属于残酷的暴君等。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政治家·武则天·对武则天的认识和评价;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一份材料一份结论”理念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
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C.“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D.“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判”,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科举考试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也曾表示:“读书万豢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说明宋代
A.文官政治日趋成熟B.明法慎行,德主刑辅
C.行政权司法权合一D.政治清明,法律健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一   朱熹认为,“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积之于今,流弊已极,其势不可以不变。”“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甚弊。则其所谓空言者。又皆怪妄无稽,而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因此,他“尝思之,必欲乘时改制”,“尽革其末流之弊”。
材料二   针对当时科举考试的情况,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主要是“明人伦”,“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而不是记诵词章;应该是“求治世之道”,而不是只为科举取士。他说:“圣朝教育人才之意,凡使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于区区课试之间”;而是要学习与懂得修身治己的做人道理。朱熹还认为,“学经以探圣人之心,考史以验时事之变”,历史上的“古今兴亡治乱得失”,“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均摘编自张全明《论朱熹对科举态度的三次转变及其改革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存在的问题。(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教育改革方案的主张。(7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据豆丁网浮梁古县衙解说词整理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9分)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1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