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5分)材料一  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5分)
材料一  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罗马货币)。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
——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易商路的形成。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6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自己寻找粮食)。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后嗣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卷8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统治者和唐太宗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不同的认识和政策,并说明其不同的后果。(8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
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
漕运
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
盐运
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
金融[来源:学*科*网]
大量盐商聚集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
文娱
隋唐以来娱乐业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明清时期书画家从业者以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最富盛名,是“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
手工业
以印刷、漆器制造等为代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扬州繁荣的相关因素。(5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四   扬州地理位置靠近上海,曾有“小小上海赛扬州”之说,直至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后,扬州逐步沦为地区性城市。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时期,上海超越扬州的原因(6分)
(请勿在此作答)
答案
【答案】
(1)西汉时,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3分)
影响: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3分
(2)隋朝将大量粮食藏于国库,不用于解决百姓的生存需求;(2分)唐太宗则主张百姓家中有足够的粮食。(2分)隋朝因百姓的反抗短暂而亡;(2分)唐太宗时国力增强,社会安定。(2分)
(3)政治因素:统一、和平的政治社会环境(1分);扬州城娱乐和文化的发展(1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业繁荣(1分)、国内最大金融中心(1分)交通便利(1分)
(4)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上海成为海、陆运输中心。(2分);开埠通商,上海成为中外商贸中心(2分);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镇。(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要求结合所学回答,根据所学丝绸之路是在汉代开辟的。分为以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和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关于丝绸贸易的影响可以这样分析:既是贸易,可从对双方经济的往来、贸易的发展来分析;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经济往来必然会带动双方文化的交往。再结合“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可以得出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可得出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佛教”“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等来到中国则说明丝绸贸易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2)本问考查古代统治者针对粮食安全的的治国思想。材料中明确说明了隋朝皇帝的认识,唐朝统治者的认识则是通过对隋朝灭亡的教训来反映的。“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不怜百姓而惜仓库”说明隋朝发生灾荒时,国家却将大量粮食藏于国库,不用于解决百姓的生存需求;而唐朝统治者认为“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结合唐太宗“存百姓”的主张,可知唐太宗主张百姓家中有足够的粮食。隋朝粮仓的富足反映了对百姓的剥削之重,灾荒得不到救济必然会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因此隋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向灭亡;唐朝时轻徭薄赋、缓和了阶级矛盾,出现了国力增强,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
(3)综合材料中出现的“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可以看出主要是工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娱等,可从扬州产业地位和发展程度来分析。同时问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政治环境、政策、市场的发展、货币、商人或商人群体、三大产业的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从政治上来说明清时期是同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商业繁荣。再加上扬州是国内最大金融中心、文化娱乐产业发达和便利的交通,推动了扬州市镇经济的发展。
(4)本小问考查上海发展成为近代化大市的因素。作为非政治中心,上海发展成为近代化都市的主要因素和工商业发展有关。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得益于最早开辟为通商口岸,推动了其商品经济的发展;较早地接触西方工业文明并创办近代企业,再加上材料中提到的“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和上海位于南北海运线的中心位置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对外贸易丝绸之路;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统治者对农业和农民的态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明清市镇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口岸城市的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5分)材料一  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请回答:
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8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8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6分)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商朝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陶瓷
B.南北朝时代烧制出白瓷
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明朝时期创造了中外闻名的珐琅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