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 “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斯年此言的观点是:   [ ...
题目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斯年此言的观点是:   [     ]
A. 不应该补全史料           
B. 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C. 不应该解释史料           
D. 应该坚持过去之说
答案
B
核心考点
试题【“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斯年此言的观点是:   [ 】;主要考察你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属于研究性学习的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形成:《民法大全》 [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是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和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认识倾向。作者认为                     [     ]
A.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B.文字史料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因素
C.文字史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由大陆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淮海战役“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诚3.5万余人,起义、改编2.8万余人……华东、中原人民解放军……计有:阵亡2.5万余人,负伤9.8万余人,失踪1.1万余人。合计13.6万余人”(第四卷第362页)。台湾出版的《戡乱战史》记载淮海战役是“歼匪(解放军)虽达四十万……而国军牺牲三十余万”(第十五册第127页,1984年3月第1版)。这说明: [     ]
A.文献资料太多会使历史真相变得模糊不清    
B.大陆的资料比台湾的资料更详实可信
C.不同的立场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  
D.原始记录比历史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斯年此言的观点是:   [     ]
A. 不应该补全史料           
B. 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C. 不应该解释史料           
D. 应该坚持过去之说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注:沈括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等完整的工序,限于篇幅简略。)
材料二: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
材料三: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