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2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2
346
355
851
340
 A.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B.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意大利的倒戈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答案
A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主要考察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开始和最终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不断紧密,下面选项中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僻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贝尔试用电话D.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
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
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一战前德国强烈的( )
A.军国主义B.霸权主义
C.极端民族主义D.乐观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
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 )
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
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
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 )
①德意志帝国   ②奥斯曼帝国    ③奥匈帝国   ④美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