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据《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3分)
答案

(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3分)
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二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辨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第一问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第二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理论性比较强关键抗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彼得一世B.康熙大帝
C.路易十四D.明治天皇


从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右图)可以看出( )
A.俄国交通运输业落后
B.俄国内河航运发达
C.俄国帆船制造业发达
D.俄国劳动人民任劳任怨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农奴主领导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举行交响音乐会)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的主要观点。
(4)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5)中国的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2分)而1861-1863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杀。这又是为什么?(3分)
(2)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自强”运动。两国都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认为中国“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理由是什么?(1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中国“自强”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2分)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