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材料二 日本***(注:指明治维新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
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小题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6分)
小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4分)
小题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2分),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2分)
答案

小题1:19世纪中期,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导致日本民族危机严重;为摆脱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2分)
小题1: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洲国家建立常备军和近代海军;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6分)
小题1: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引发严重的阶级矛盾;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新思潮;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4分)
小题1: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2分)认识:俄国、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避免了社会大的动荡,但同时也导致对封建思想文化清除不彻底,从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也说明了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1: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小题1: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读下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材料二 日本***(注:指明治维新的】;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沙皇专制有增无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  )
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    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四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自钱乘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如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材料四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3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材料中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2分)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 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3分)
(4)材料四中,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4分)
(5)四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