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14分) 图17 孔子讲学图“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14分)
 
图17 孔子讲学图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1)根据图17和文字材料并所学,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2)在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推动下,1905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5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5分)
历史时期
发展教育的措施
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
过渡时期
扫盲运动。
 
全面建设时期
 
密切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使科学和教育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手段。
 
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得到法律保障。
“希望工程”
 

答案
(1)扩大教育范围;促进教育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传播;。(4分)
(2)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和近代工业发展,社会需要大批新式人才;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以教育改革(新政)笼络民心。(5分)
(3)(5分)
历史时期
发展教育的措施
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
 
 
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发展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动员社会力量,援助失学儿童。

解析

(1)根据图片信息和教材的说明,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的共同影响可以从扩大教育范围;促进教育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传播等角度分析。(2)根据材料“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先停科举始”可以分析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3)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发展,结合教材的基础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14分) 图17 孔子讲学图“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们说王阳明的心学已经走向极端,主要是指这种学说
A.极力维护君主专制B.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C.主张人们忍耐、顺从D.完全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B.南优二号培育成功
C.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D.掌握卫星返回技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核心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国际奥委会授权东道主编撰三本宣传手册:(1)现代奥运会创办者顾拜旦等人的贡献(2)19世纪末至2004年各届奥运会重大花絮(3)每届奥运会的基本情况。如果由你来编写,你认为与三本手册相应的较好的编撰体例是 
A.纪传体编年体笔记体B.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C.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D.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重庆“火柴盒则由女工和童工或在工厂或在家内糊制,每制盒百个付工价四十文。女工糊制火柴盒,平均每人每天可得钱六十文,这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工人的家庭,也算是一项不小的额外收入了”(《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0上卷); “广东一带的缫丝工厂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家,……这类工厂所使用的女工人数,每一厂至少二、三百人,多者达七、八百人;总人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女工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或者是远走外乡工作的人的妻女。”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科》
材料二: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一一《论妇女作上宜设善章》(1888年4月1日《申报》)
材料三:“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惟恐不能入选”
一一李长莉 《近代中国社会丈化变迁录》第1卷
材料四:“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农妇,其生活是‘牛马’生活,是‘肮脏’ 的家室生活。她们幸而获得养蚕、纺织、花边、织篾等副业的时候,即是她们在农村中工业化,成为近代家庭工业者的时候,她们已经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个半独立成员了。此时与其说她们‘不愿远离家乡’,不如说‘不得远离家乡’。依于资本主义的更深的发展,于是她们便由‘不愿’和‘不得’ 而有 ‘不得不’远离家乡之势。 ……虽然她们是破坏了封建家长制的家庭和与丈夫们竞争工作,她们却获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增进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一一汪疑今 《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近代女工所从事的行业有何特点?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2分) 
(2)与材料二相比,对于雇佣女工的态度材料三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结合材料四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