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法)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材料二 达拉第恨共产主义,也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只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之手。归根到底,法国面临一场抉择,和德国取得谅解,或是逐渐为俄国所统治,在这两者之间,达拉第毫不困难地作出了选择。(注:达拉第曾在1938年4月~1940年3月3次组阁)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三  1950年春,让·莫内思考着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之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4分)
(2)概括指出达拉第的“选择”。 (2分)选择两个相关历史事件,分析达拉第“选择”所造成的后果。(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促使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4分)结合“超国家机构”发展的主要史实,简要说明欧洲联合过程中的特点。(10分)
答案
(1)设想:以法国为主宰统一欧洲。(2分)方式:以武力统一欧洲,以资本主义塑造欧洲。(2分,答对其中之一即得满分。)原因:拿破仑战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侵犯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武力统一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当时的资产阶级及力量还处于下风;(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选择”:跟随英国政府,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2分,只写绥靖政策,而没有概括的得1分)
分析:在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情况下,法国继续跟随英国采取“不干涉”政策。1939年,西班牙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3分)在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过程中,法国跟随英国与德、意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次年,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整个战略格局发生变化(3分)(上述给分过程中,背景、政策、后果各1分,共列两个事件6分,讲到与苏联谈判,奇怪战争,每个点最多得2分。如果不按历史事件回答,只回答后果的,本部分最多得2分。答题关键看背景是否正确,政策是否有史实,后果言之成理即可。)
(3)因素:“冷战”挤压了欧洲的空间(两极格局影响下的大国情结);经济发展的需求(美国经济援助有限,欧洲需要合作);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战争的担忧(对历史上战争的认识);让·莫内的主观努力。(4分,有比较好的概括的话,1点可得2分,2点得满分) 主要史实:50年代,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1967年成立欧共体。1973年“用同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1993年成立欧盟,1999年欧元面世。(每点1分,6分)(如果有其它知识点,如涉及扩张史,同样给分。)
特点:由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的联合。联合程度越来越紧密。走向联合的国家越来越多。(4分,每点2分,2点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表明拿破仑要以法国为中心来统一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拿破仑过于迷信武力,对外进行武力征服,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战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侵犯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再加上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导致其失败。
(2)注意材料信息“法国面临一场抉择,和德国取得谅解,或是逐渐为俄国所统治,在这两者之间,达拉第毫不困难地作出了选择。”再加上材料括号提示提供的时间,可以得出达拉第实行绥靖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分析:在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情况下,法国继续跟随英国采取“不干涉”政策。1939年,西班牙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在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过程中,法国跟随英国与德、意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3)注意材料信息“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因此可以得出“冷战”挤压了欧洲的空间(两极格局影响下的大国情结)、经济发展的需求(美国经济援助有限,欧洲需要合作)、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战争的担忧(对历史上战争的认识)、让·莫内的主观努力等结论。再结合欧洲一体化的史实,分析特点即可,如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
点评:文字型材料题(文言文 现代文 外文翻译等)题型特点
(1)在选取命题材料方向,有纯文字材料,也有历史图表与数据混合的材料,形式多样,材料来源十分广泛.
(2)设问由材料的分层设问向综合应用材料的整体设问发展.
(3)答案由按点给分逐渐向分层采意发展,甚至让考生自由发表见解,试题的开放性更加明显,有向问答题形式接近的趋向。
(4)命题内容与现实的结合愈益密切。.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的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
③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好转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B.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C.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资本的新一轮扩张D.跨国公司的大量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D.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着重强调的是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