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的陪审法庭创建于梭伦改革时期,最初附属于公民大会。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的陪审法庭创建于梭伦改革时期,最初附属于公民大会。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作商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明清两代……中央一级的 “三法司”,即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机关而言。它们之间是互相监督制约又互相钳制的关系。……清代规定,外省的刑案,一律由刑部核复,未指定会同其他二司共同处理的,大理寺与都察院一般不必过问。三法司共审的,也规定由刑部主稿。在京的案件,也由刑部审理。……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工作,府、州、县的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同时也是该级的司法负责人,而且司法工作是他们职分内很重要的一部分。
——韦庆远《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2世纪以前,英国虽然已是一个政治统一的国家,但司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未实现全国统一。这种局面在12—13世纪发生根本变化。在此期间,国王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最后终于把全国司法置于国王法庭直接和间接的控制之下。亨利二世时期,陪审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司法工具,…… 1176年的《北安普顿法令》……明确了陪审团和法官的不同职权,从而使大陪审团检举制度更加完善。12世纪后期,随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逐步萌芽,司法审判权开始集中于职业法官手中。1268年,劳伦·德·布鲁克被任命为普通诉讼法庭的法官,他是第一个既非政府官员亦非高级教士而仅凭自己渊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而进入普通诉讼法庭的法官。此后,出身行政官员的法官越来越少,到13世纪末,在普通诉讼法法庭的审判席上已看不到行政官员的影子。12世纪后期,增加了法庭辩论程序,要求诉讼双方于公堂之上互相质疑、即席答辩,这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相当的辩论技巧,对于普通当事人来说,已难以独自完成诉讼过程。于是,一个以协助或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业的新兴阶层——律师就应运而生了。
——程汉大《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材料四 嗟乎!刑狱者,中西至不可同之一事也。犹忆不佞初游欧时,……尝语湘阴郭先生(即当时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先生深以为然,见谓卓识。
——严复《法意•案语自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中国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异同。(1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英国审判制度“革命性变化”。(6分)
(3)依据以上材料,以文明史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中英审判制度差异的认识。(5分)
答案

(1)异:雅典审判机构由抽签产生,中国由中央或地方兼理;雅典有陪审机构,中国主要由政府指定的机构。同:审判过程受监督,审判程序严密,相对公平。
(2)变化:陪审团制度逐渐完善,审判权集中于专职法官,产生专职的律师队伍,
(3)审判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审判制度了落后于西方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明清两代……中央一级的 “三法司”...它们之间是互相监督制约又互相钳制的关系...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工作,府、州、县的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同时也是该级的司法负责人,而且司法工作是他们职分内很重要的一部分。”,即可概括出雅典、中国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异同。注意分开异和同来说明。
(2)依据材料三“...但司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未实现全国统一...亨利二世时期,陪审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司法工具...从而使大陪审团检举制度更加完善。12世纪后期,随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逐步萌芽,司法审判权开始集中于职业法官手中...到13世纪末,在普通诉讼法法庭的审判席上已看不到行政官员的影子。12世纪后期,增加了法庭辩论程序...于是,一个以协助或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业的新兴阶层——律师就应运而生了。”,即可概括说明英国审判制度“革命性变化”。注意强调的是变化。
(3)依据以上材料“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先生深以为然,见谓卓识。”,可知中国的审判制度了落后于西方。同时可以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认识,注意是用文明史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的陪审法庭创建于梭伦改革时期,最初附属于公民大会。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没有一种以思想改革为基础的社会改革,中国就不能变革。这场政治革命失败了,因为它是外表的、形式的,只触及了社会行动的机制,但却没有影响对生活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实际上是控制社会的。”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1920年)
材料二:“他(杜威)在1919年底谈到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时断言,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义上的政体革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
——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1959年)
(1)材料一中杜威所指“变革”的含义是什么?“这场政治革命”最有可能指的什么事件?以近代中国改革之例证明杜威观点。(6分)
(2)依所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杜威在此强调的中心观点,据此说明杜威对五四运动的态度,并分析杜威观点的历史依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
材料一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6分)
(2)材料二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唯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   汉弥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制定的原因及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由此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宪政发展的认识。(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郑观应(1841-1921年)年谱节选
1858年,在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78年,李鸿章委托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2年,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
1891年,任开平煤矿粤局总办
1894年,出版《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材料二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记载:“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1)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历史活动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一、二,概述郑观应经世取向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②当代国际间的经济、军事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尖端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