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我们如果平心估量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傅斯年指出:“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不是他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
蒋廷黻指出:“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全国注目所在,一有错处,容易发现……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
——以上材料均选自1932年创刊的《独立评论》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及“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理由。(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的态度。(9分)
答案

(1)“失去做社会重心资格”的原因:对内独裁内战,对日本侵略不抵抗等。“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原因:基本实现国家统一,国民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2)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民族危机日益加固。他们一方面谴责国民党政府的行为,另一方面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国民政府抵抗侵略及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解析

试题分析:(1)读懂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抓住时间1932年,“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考察的是国民党1927年以后的内外政策走向反动的特点,可得出对内独裁内战,对日本侵略不抵抗。“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则从国民党在民主革命进程中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来回答。北伐基本实现国家统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向前发展。
(2)评述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一是三位知识分子对当时国民政府的基本态度,二是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原因,三是知识分子的观点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有没有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三位知识分子基本上肯定了国民党及其政府的成就,政治上支持国民政府,认为无可取代,但又对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感到不满。说明知识分子对国民政府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丛根源上来看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再加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希望国民政府能够领导国家一致对外,渡过难关。从作用上看对政府有一定的舆论监督和制约作用,推动了国民政府抵抗侵略及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历史观。(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李贽所生活的时代,分析“李贽的悲观”产生的主要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4分)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人孙樵撰有《读开元杂报》一文,有如下记述:“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未知何等书,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与《开元录》记载一致)。”(注:“开元杂报”这一称谓是后人所加,并非当时报纸的名字)宋代也出现了报纸,称“朝报”。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记载,“朝报……每日由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
(2)从材料二看,我国古代的报纸具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当时的报纸功能仅限于此?(6分)
材料三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3)材料三中,《国民日日报》的办报主旨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时代风潮?(4分)
材料四 民国前期报纸上的广告

(4)材料四反映了民国前期报纸的什么功能?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实?(6分)
材料五   2011年下半年,“微博卖土豆”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先后有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民通过微博发出求助信息,成功卖出了滞销的土豆。

(5)材料五描述的新媒体的作用,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