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有②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③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从基本适应到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②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
③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从基本适应到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从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变化。两者都是公有制,故①错误;两者都是集体所有制,不是小农经济,后者也不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故③错误。从图示直接可以反映出②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的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带来了严重的生产破坏。因此④正确。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有②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③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从基本适应到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A.】;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1)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一,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6分)
材料二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三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材料四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 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C.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D.初步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B.取得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的支持
C.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外交多次在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中国体育外交的开展是在中国总体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共和国半个世纪的体育外交史中,前苏联和东欧占有很大的篇幅。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朋友,这些国家对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到1962年十年间,中国对外体育交往总人数是10,291人,而与苏联和东欧的交往就占到了76%,达到7,820人。
——《60年中国体育外交:与世界牵手》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与作用。(4分)
材料二  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范围扩展到一些亚非拉国家。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从此,新中国把同亚非拉的体育交往逐步上升到主要位置。
——《60年中国体育外交:与世界牵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4分)
材料三  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49届全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顽固坚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拒绝撤销台湾体育组织作为国家奥委会的资格。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奥委会在经过斗争后,于1958年8月19日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
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3)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因素?阻碍新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关键问题是什么?(4分)
材料四  1981年,中国男排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的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李宁(体操),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竟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李宁还收到绳子,让他上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000人。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2008年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体育情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