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材料一 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摘编自徐惟诚《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的形式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被称作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壬戌学制”的进步性。(6分)(不得摘抄原文)
答案

(1)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背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政府的重视;“西学”的影响。
(2)重视教育的普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培养经济人才;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地方教育的差异。(答出任意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末民初的教育。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即可概括“癸卯学制”的特点;“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第(2)问,把两段材料的内容进行比较,然后从学生发展、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10年,由立宪派发起的四川保路运动早读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闻讯发表文章称:“革命暴动之举,吾党所素不赞成也”,“而今日清政府多存留一日,则元气多所斫丧(斫丧意思为摧残)一分”“革命尚可以于万死中求一生”。以上史料表明立宪派
A.与革命党人结成了反清同盟B.从保清转向反清
C.接受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思想D.以反清之名行保清之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到,从1 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太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此说
A.质疑西方进化理论B.推祟儒家伦理观念
C.坚持中体西用思想D.反对顽固守旧观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
(2)材料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