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红骍以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多...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红骍以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多少年轻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当头棒喝”“延烧着多少年轻人的心与血”,由此判断出是天演法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故选B。材料未体现“中体西用”,排除A;进化论成为旗帜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C;维新运动时期,传统思想仍是主流,排除D。
核心考点
试题【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红骍以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多】;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唐超在谈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梁启超在此强调的主要目的是(  )
A.否定“中体西用”的主张B.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否定中国的儒家思想D.否定两方的基督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认为,“西方重物质,中国重精神”。这说明他
A.阐明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基础B.描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C.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1700年间,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1601年,以博学多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被允许进入北京的皇宫,但是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雠、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一当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时,为什么还需要任何人都更多地注意外国呢?
——引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晚清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认知的变化
时间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咸(丰)同(治)时代
旧式武器与运输
机械武器与运输
光绪时代
家族主义、专制政治、手工业
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
——摘编自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
材料三 关于侵略的方式,欧美一派贪图金钱,主张把中国变成经济的殖民地;东洋一派更贪图土地,所以又主张把中国变成政治的殖民地。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全面宣传的一派,则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前一派夺我们的市场,中一派夺我们的土地,后一派夺我们的精神。
——引自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简述晚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这些认知先后引发了哪些改革运动?这些运动表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10分)
(3)材料三反映民国初期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了哪种倾向?材料三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倾向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10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落紫禁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此段文字中的“几个读书人”应该包括
A.林则徐B.曾国藩C.梁启超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