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24分)当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时,中国的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纷纷提出各自的不同救国方案。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当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时,中国的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纷纷提出各自的不同救国方案。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李鸿章
材料三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四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材料五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之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                        
——陈独秀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怎样付诸实践?(4分)
(3)材料三的“变”在政治上有什么表现?又是如何实践的?(4分)
(4)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主张?他是如何实现他的主张的?(4分)
(5)材料五体现了陈独秀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为此他是如何做的?(4分)
(6)以上材料反映中国近代思想是如何演进的?在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其主流是什么?(4分)
答案
(1)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1分),思想启迪作用(1分)。
(2) “材料”: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分)实践:洋务运动。(2分)
(3)表现:主张君主立宪制;(2分)实践:1898年发动维新变法运动。(2分)
(4)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实现: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2分)
(5)思想认识:国民思想愚味无知。(2分)实践:1915年发起新文化运动。(2分)
(6)演进:器物——制度——思想文化。(2分)主流:救亡图存。(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4分)当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时,中国的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纷纷提出各自的不同救国方案。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

① 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             
②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
③维新变法思想兴起                  
④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A.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D.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B.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一一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萌发了怎样的新思想?(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在争取政治民主化斗争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2分)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1分)
材料三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4)综合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44年知识分子徐继畲初撰英吉利一节,2400余字中就有“夷”字21个,而到l848年他以《瀛环志略》的书名刊行时,书中的“夷”字奇迹般地消失了,如英吉利一节扩至7600余字,却不见一个“夷”字,原来他用中性词或尊称取代了这些贬称,如将“夷目”改称“英官”就是一例。由此可见
A.夜郎自大观念在中国消失了
B.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相互融合了
C.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逐渐建立
D.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中国知识分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此书的名称。(3分)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政治制度)的目的,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