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
题目
题型:安徽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同:目的,中国清政府,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学习。成员,中国清政府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海关、礼部等一般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官员。态度:中国清政府统治集团重视不够,对近代化采取的是被动应对。日本统治集团高度重视,对近代化采取了主动接受,全面学习。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核心考点
试题【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题型:北京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     ]
A.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
B.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
C.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
D.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中国与日本同属非西方文明,对于现代化这种“舶来品”的抗拒是难免的,这也是很多非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但在不断抗拒、不断遭受挫折以后,两国一个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一个是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刘金源《关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材料二 小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等同于国家实力,认为一国实力的标准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是指支配性的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指吸取性的实力,和硬实力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它包括国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程度。其中“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发展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战略地位,是一个国家强大和兴盛的主要动力。”——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请回答:
(1)你认为19世纪中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符合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试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19世纪中期是如何通过“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发展促成国家强大和兴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叶英、日两国完成现代化的途径有何不同?造成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     ]
A.改革传统教育制度
B.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C.宣扬中华传统文化
D.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题型:0115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铁路矿务局
D.福州船政局
题型:013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