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坐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枝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二 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三 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形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答案
(1)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之下,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的改革。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维新变法运动。改革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利益,如废除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等。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
(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   [     ]
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   
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他感慨的是[     ]
A.民族工业的成就显著
B.外商企业的敲诈勒索
C.官僚资本的势力庞大
D.洋务企业的困难重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等上书总理衙门,要求在军事、外交之外应对日本展开经济封锁,李鸿章说:“倭土货多赖华销,应行各关暂停日本通商。”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     ]
A.战争是抵制洋货的根本原因   
B.李鸿章是主张“自强、求富”   
C.抵制日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对华贸易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