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B.为资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
A.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符合鸦片战争而不符合甲午中日战争;B符合甲午中日战争而不符合鸦片战争;C不对,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符合题意,前者适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的要求,后者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的要求。
点评: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阶段特征: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主要国家:英法美等工业强国和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
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
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9~1945)。
阶段特征: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
主要国家:美日两国。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
后到日本独霸。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
政治上:美国“扶蒋反共”,扶持亲美势力;
经济上: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
主要国家:美国。
核心考点
试题【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B.为资本】;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大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示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有感于
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
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及其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赔偿数额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使中国首都门户大开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海海战使主力被歼B.实力对比敌强我弱
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