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4分)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材料三: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四: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五: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六: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材料一的诗写于哪一年?日本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2)根据材料三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3分)
(3)依据材料四、五,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4分)
答案

(1)1896年。《马关条约》。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2)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①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②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或答中国收回了台湾,或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有效获取能力和对基础知识再现再认能力。根据材料“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材料一的诗写于1896年,日本是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从“春愁”中“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可知作者的心情。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四“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和材料五“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等材料可以得出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①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②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认为:“(美国)十三州独立,杀英税吏,焚英货船,其举动何殊义和团?”这表明其(  )
A.肯定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正义性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对美国的指导
C.批判义和团反帝斗争的盲目排外
D.希望义和团运动暴力推翻清政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中写道:“我们在洋务运动时候讲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的前途问题
D.使国人认清自己国家所处的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
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
——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政的主要特点。(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②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