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22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2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二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
——摘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1898年)
材料三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思想上的拔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思想解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人的生活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4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列出康有为主张“断发”理由。(4分,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哪一政府正式颁令革除结辫陋习的?(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l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2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6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就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你的看法。(2分)
答案

(1)变化: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和准时准点的时间概念。(2分)
联系:机器的普遍应用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棉布等生活资料日益丰富;(2分)工厂制度形成,细致的分
工、严格的纪律以及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促使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2分)
(2)理由:结辫不适于机器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2分)不卫生,又耗费时间。(2分)
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2分)
(3)特点: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2分)
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每点2分,共6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看法:符合题意,概括提炼。例如: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则材料分成两部分,均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可根据材料直接得出:人们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和形成准时准点的时间概念。根据材料中1831年、《机器的成绩》、袜子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普遍应用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棉布等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工业革命后伴随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人们时间观念的变化。
(2)从“辫发长垂误缠机器可死”、“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污衣增垢”和“梳刮费时甚多”可直接概括得出:结辫不适于机器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不卫生,又耗费时间。根据所学可知正式颁令革除结辫陋习的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3)根据材料最后一句可直接得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结合材料“改革开放”、“ 思想上的拔乱反正”、“ 国民经济发展”、“ 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等信息可以归纳为: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
(4)本小问要求学生根据上述三材料说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关系。工业革命英国后人们穿袜准时,中国引进机器后剪辫,改革开放后追求时尚都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22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主要考察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
B.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D.“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7分)美同柯达公司130多年的兴衰史,见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柯达公司发展大事记:
1、187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为自己的干版涂片机器申请专利。
2、1883年,伊士曼发明胶卷。
3、1888年,第一台可拍摄100张相片的柯达相机问世,伊士曼设计了:“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其余的我们来做”的广告词刊登在杂志、报纸上,该广告很快便家喻户晓。
4、1898年,柯达在英国成立子公司,成为跨国集团公司。
5、1919年,伊士曼设立了分红,每位员工都可获得高于工资的奖金。他还将其拥有的三分之一公司股票赠与其员工,再后来他开始履行建立退休金、人寿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计划。
6、1929年,推出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色胶片。
7、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8、1963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瞬间被柯达相机拍下。
9、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用柯达立体摄像机拍下“人类一大步”。同年,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获艾美奖。
10、1986年,设计制造了全球第一部140万像素影像感应嚣,该技术被美国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
11、1998年,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全行业合资计划”,柯达与厦门、汕头等6家国有胶卷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12、2012年,由于在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转向数码市场的步伐缓慢,巨额亏损使柯达向法院提交***保护文件。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柯达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6分)
(2)伊士曼在企业管理方面十分重视改善员工福利待遇,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从1930年的统计数据看,柯达公司在该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
(3)请概括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全行业合资计划”的背景。(6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柯达公司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6分)有人说“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伦敦B.北京C.莫斯科D.东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