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史 > (24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俄国、日本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国家措施俄国规定农奴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日本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
国家
措施
俄国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农奴可以出钱赎买得到一块份地。
日本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为平民。
(1)根据材料一,比较俄、日农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材料二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变得衰老、迟钝乃至僵化。而西方则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其它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认识。(6分)
答案

(1)相同点:注重农民人身自由;(2分)注重土地所有权变革。(2分)
影响:促进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采用新式农具,使用机器;(2分)促进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2分)
(2)现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崛起;(2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分)
变化:耕与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出其中3点给6分)
(3)认识:①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兴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3分)②派遣留学生、创办报刊、建立各种社团,促使中国逐渐迈向现代化。(3分)
(或答“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观,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美化侵略,是片面和狭隘的历史观”,同样给6分;只要言之有理,或所谈与中国现代化有关,均可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俄日两国的共同点:注重农民人身自由;注重土地所有权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作用:促进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采用新式农具,使用机器;促进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中国与西方之间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来概括。
核心考点
试题【(24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俄国、日本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国家措施俄国规定农奴在】;主要考察你对近代史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年
1895—190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19469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 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一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国家干预政策一一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据统计表,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B.民族企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C.商办企业已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D.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