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I)“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
(I)“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核心考点
试题【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I)“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6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简析其主张在当时未能实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与黄宗羲、康有为政治主张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问题,你对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①先秦儒家民本思想②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④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