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
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政以德。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前者的原因是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后者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主要考察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题型:安徽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①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是依据董仲舒提出[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存天理、灭人欲”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题型:013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题型:云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礼”是孔子的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哟是秩序,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也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如果“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主是代虚无飘渺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而未受灭绝式镇压。
(l)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行了什么政策?其意义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理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要弄明白理学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能够成为主流思想?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如以《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为例,说明理学从儿童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如:穿衣要系好领口、腰部和脚部;为人子弟必须低声说话、语速不能太快;看书要正襟危坐、仔细慢读;在长辈面前吃饭不能出声,要细嚼慢咽。……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意识是从元代开始的。——《“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
(2)据所学知识,指出理学产生的经济、思想条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意识是从元代开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也为努力保卫中国文明的完整性而反对科学与民主,他宣称人类的生活依赖其基本的精神,所以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这是自损其命。……相反,胡适和其它一些西化提倡者喊道:到西方去!吴稚晖痛骂梁漱溟为“十七世纪的无用之物”。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各种的外来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涌入,在社会重建和民族振兴方面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观点:由胡适阐释、后来为国民党部分接受的实用主义及逐步进化方法,与中国共产党采用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方法。——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中国思想界呈现的主要状态。如何认识这一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